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阅读答案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阅读材料
(摘编自2015年7月1日《光明日报》)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阅读题目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主导着中国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而中国美学的审美对象则主要是乡村、田园、自然山水。
B.城市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也因而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城市因其对周边地区有向心力和吸纳力,从而形成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进而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是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画,以摹写自然见长,表现的是城市市民想象中的乡村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农村人的乡居生活。
B.中国传统的田园山水诗、山水花鸟画,似乎并不认同城市生活,而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C.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画,大都是作者从城市的角度想象乡居生活,再依据作者所想象的景象进行的再创造。
D.虽然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上非常重要,但是自然山水田园还是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城乡、官民之间徘徊的士人阶层,为实现政治抱负而走向城市,同时对故乡依然保持固恋和忠诚。
B.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既难忘童年式的乡村记忆,也难于舍弃聚集功利、欲望、快乐的城市。
C.从中国美学上说,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不是理想形态,只是美的现实形态,在理想层面要寻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
D.现代城市美学中“园林城市”观念是绿化城市,把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为以后文学家、艺术家放弃乡村生活、提升自己审美价值提供条件。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阅读答案
1.【B】(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使城市成为“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而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A】(原文“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象”,“城中士人”与“城市市民”不是同一个概念。)
3.【D】(“为以后文学家、艺术家放弃乡村生活,提升自己审美价值提供条件”,无中生有。)
看了“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