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答案
《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材料
羊者祥也——羊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
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渊源极早。《墨子·明鬼下》云:“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面“吉祥”二字常写作“吉羊”。许慎《说文·羊部》云:“羊,祥也。”《示部》“祥”下说:“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
羊被视为仁义祥物,原因应首先在于羊性温顺,易于驯养,并可为人们提供鲜美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时代,羊的这种品格极易被神化,或被寄予种种美好的想象,或视为神物,或视为精灵。古代的祭祀活动将羊作为三大用牲之一,用以作为人、天沟通的使者,其原因也在这里。
羊大为美——羊与中国传统审美取向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许慎在《说文》中的回答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字源意义。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
“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意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北京日报》,2015年2月16日,有删节)
《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题目
1.下列关于羊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考古与文献资料证明,它甚至渗透进传统中国人的性格中,影响着人们审美价值和观念的形成。
B.“羊”不再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精神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极大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殷商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生发的重要奠基时期,殷人对羊的特别关注也使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塑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D.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渊源极早,它常常被视为仁义祥物,原因应首先在于羊性温顺,易于驯养,并可为人们提供鲜美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对字源、语源进行文化学研究,我们还能进而捕捉到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
B.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文中引用了王国维《观堂集林》里的说法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C.在对美的真正的含义的理解上,许慎、王筠和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来分析,这事实上是对美的字源意义的探索。
D.羊的诸多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由此,“羊”与“美”产生了联系,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的考古报告表明,羊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是人类的伙伴,这就为中国古代人首先将情感价值投入并凝聚到羊身上提供了物质基础。
B.古代的祭祀活动将羊作为三大用牲之一,主要是因为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时代,羊因其品格极其被神化,用以作为人、天沟通的使者。
C.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中,羊有时会被看作是美畜,有时则又成了坚强和顺从的现象。
D.“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美”的意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等意思。
《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答案
1.D
2.A
3.C
看了“羊是怎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