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想象阅读答案
《创新与想象》阅读材料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创新与想象》阅读题目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创新与想象》阅读答案
12.答案:A、C(B“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错误;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应为“逻辑思维”;E“职业痴呆”并非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F(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判断错误。)
13.答案:D(答非所问。)
14.(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15、(5分)答案: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现象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能力。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
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看了“创新与想象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