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研究人员北京雾霾形成之谜阅读答案
《中德研究人员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阅读材料
⑤而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一方面,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⑥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⑦“该研究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贺克斌院士对新华社记者说,“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这些不同的污染源在我国同时以高强度排放,导致硫酸盐以特有的化学生成路径迅速生成,这也是重度雾霾期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德研究人员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阅读题目
1.中德研究人员的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其特殊性原因的一项是
A.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
B.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
C.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
D.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B.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绝对贡献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
C.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
D.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于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所以,治理雾霾,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
B.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中德两国研究人员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解决了硫酸盐问题,也就解决了雾霾问题。
C.在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努力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实施减排措施,做到全面治理,常抓不懈,不要一曝十寒。
D.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说明我们在解决雾霾问题方面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不要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
《中德研究人员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阅读答案
1.(3分)答案:B。这是经典大气化学理论的观点。
2.(3分)答案:B。原文是“在绝对贡献上,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质量占比可达20%,是占比最高的单体;在相对趋势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
3.(3分)答案:B。 中德研究人员只是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并没有解决硫酸盐问题,也做不到解决雾霾问题。
看了“中德研究人员解除北京雾霾形成之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