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阅读答案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阅读材料
这样一种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对经典怀有的敬意。钱穆在《论语新解》的序言中谦逊地表示:“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换句话说,钱穆并非要在《论语新解》中贩卖一己的“心得”,而是备采前人的各家学说,加以申述,给读者以最为通达简要的知识,目的仍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在后来撰著的《孔子传》中,钱穆更是明确地希望读者借助此书,继而“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不要认为读了此书,就以为“对孔子了解尽其能事”。其实朱自清写《经典常谈》,也是同样的用意,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做一条船,借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钱穆和朱自清都认识到,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怀抱着如此庄严崇高的宗旨,下笔临文时自然不会苟且轻慢。
也正因为这,他们也就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钱穆在写《论语新解》的时候,本来为了通俗,打算全部用白话,然而写了四分之一就后悔了,推倒重来。因为《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如果全用白话来阐释宏深的义理,一味追求浅显,就像“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所以最终改成了浅易的文言,只是在每一章的结尾,用白话对全文做一个翻译。
自然,这一切都要求作者本人对经典了然于心,了然于手与口。有如此的热忱,又有如此的学力,《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才成了新的经典。只是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已经很难见到了。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阅读题目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一般人对经典的理解有困难是因为语言文字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B.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既申述了前人的各家学说,又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见解,目的就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C.《经典常谈》与《论语新解》虽是通俗著作,但都成了新的经典。
D.钱穆认为用浅易的文言写《论语新解》,就好比拿嚼过的米饭来哺喂他人。
E.钱穆希望读者能借助《论语新解》,进一步阅读《论语》及其他先秦经典。
2.下列对“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经典训练不能取代经典本身。
B.这句话是对学术通俗化和庸俗化的批判。
C.经典训练是读者理解经典,感受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D.经典训练的宗旨是要让读者接受经典的精神滋养,使文化传统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3.关于“经典的普及”,文章针砭的时弊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经典?请根据文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阅读答案
1.AC
2.C
3.(1)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
(2)随便迁就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
(3)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经典的尊严。(意对即可)
4.(1)言之有据,深入浅出,备采众要,语言通达;
(2)作者尊重经典,有严谨与认真的学术态度;
(3)面向读者,引领读者亲近经典,走进经典。(或“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
(4)着力于文化传承,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
(5)作者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有高度的学术热忱。(答出四点即可)
看了“不要失去一个民族的教养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