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诠释学与训诂学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诠释学与训诂学》阅读材料

  诠释学的一些主张应该为训诂学所借鉴:第一是注释的多元化。第二是超越元典作者。第三是要分开来看待权威的见解和传统的见解。权威的见解有两个要素,一是合理的、被认可的。合理的不一定是被认可的,被认可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说“望洋兴叹”的“望洋”是一个联绵词,因为在《庄子》里是以“望”字开头,于是汉语里就有了“望楼兴叹”、“望球兴叹”,什么意思中国人全明白,被认可了,但是它并不合理。二是政权的力量。这两个要素常常是结合的。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定为科考课本,就是权威的。权威性解释也不一定是合理的,但政权力量在后,难以挑战。传统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代代相传的解释,传统解释不一定是权威的解释。

  (选自《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有删改。)

  《诠释学与训诂学》阅读题目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

  A.诠释学最初专为解释《圣经》,20世纪演变成一种哲学理论,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的范围。

  B.哲学诠释学是西方学科,传统训诂学是汉学,前者偏重于历史叙事,而后者偏重于哲理。

  C.哲学诠释学解释文献强调古今沟通,不自觉地向传统训诂学靠拢,二者骨子里是相通的。

  D.诠释学旨在“假注以述义”,训诂学继承“述而不作”的精神,所“述”内涵并不相同。

  E.虽然训诂学标榜自己只着眼于文献文本的书面,实际上没有注家满足于做纯粹的转述家。

  小题2:下列对“哲学诠释学”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以解释残留于文献中的人类的存在为本,比训诂学多了历史的、哲学的思考。

  B.人们在解释文献时,要运用想象恢复当时的语境,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原意。

  C.有了前人的、权威的见解和传统解释,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解释疑难。

  D.允许对同一部文献有不同的解释,认为语义不可能做到处处都解释得很清晰。

  小题3:哲学诠释学主张文献注释的“多元化”的理由有哪些?(4分)

  小题4:根据文意,对“权威的见解”应该怎样“分开来看”?(4分)

  《诠释学与训诂学》阅读答案

  小题1:A B(A.无中生有。第一段中说“我们如果搜索西方诠释学文献,一般不是在语言文字学范围”,并没有说诠释学“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的范围”。B.张冠李戴。应为“前者偏重于历史叙事,而后者偏重于哲理”。)

  小题2:C(将必要条件偷换为充分条件。原文中,“前人的见解、权威见解和传统解释”是“诠释的必要条件”,而选项则变成了充分条件。)

  小题3:①语境具有无限性、不可复原性,语义具有不可解性。②解释者有主观性。③被注释对象(传承物)每一新的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具有新的意义。

  [答对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答题范围在第二、三段。]

  小题4:①要区分权威性解释是否合理。②被大家认可的 见解不一定是合理的,被政权认可的见解也不一定是合理的。[每点2分。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


  看了“诠释学与训诂学阅读答案”

7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