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步出城东门》阅读答案

时间: 炎婷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步出城东门》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步出城东门》习题

  8.开首两句与全诗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请作简析(5分)

  9.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步出城东门》答案

  8.【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诗句结构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这两句写了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1分)为抒发思友、思乡之情做了铺垫,(1分)并把这种感性凸显出来。(2分)对友人和家乡的深刻感情是主体人物出城、遥望的原因和动机,(2分)这种感情使主体活动富含意蕴。(2分)

  【解析】鉴赏诗歌诗句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来思考。结构上从承上启下等考虑,内容上从点明主题、抒发作者情感等方面思考。本题题干已经点明“与全诗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考生可先理解句意,再根据“还故乡”确定“思乡”的情感,然后看看头两句与“思乡”的关系即可。

  9.【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表现了想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之情(或:表现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不能与友人同回故乡的惆怅之情)。(2分)友人已去,不可追及;(2分)现实种种阻隔,想回故乡而不得;(2分)愿望只能在想象中实现。(2分)本小题最多得6分。

  【解析】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语言特色,直接感受情思。解答本题,须琢磨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领会景物所蕴涵的情感,如“江南”“故人”“河水”“黄鹄”“故乡”等意象,作者的思友、思乡感情则很容易解读。

  《步出城东门》翻译

  我走出城市的东门,遥望通向江南方向的路。

  前天在风雪中,故人从那里离去。

  我想渡过黄河水,但是河水深而广。

  希望可以化做双飞的黄鹄,和他一起高飞回故乡。

  《步出城东门》赏析

  这首诗前后分为两段。前四旬似乎是一直凝住在一点上;后四句却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仿佛晴空丽日,山河原野,都在怀抱之中,一步紧似一步。所谓一泻千里,略无沾滞。

  先分析这凭空而来的力量,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后二句自然是名句,然而得力之处又正在第二句上。江水浩浩东流,又生生的北折过来,这力量全在一个“直”字,全诗到此使人为之凝神沉默;而下两句的风流才得翩然无碍。一收一纵,原是文章的自然规律,但却难在如何才能有一个如此凝神沉默的时刻。“万木无声待雨来!”正是因为凝神到了极点,沉浸在毫无声息之中,所以“雨来”才有了极大的声势。一切结果都蕴藏在原因之中,而人们却往往只见到结果;一切发展都包含在一个飞跃的起点上,这便是人们为之凝神的时候。说到这里,这前面四句就反而成为全诗力量的源泉了。再看这四句,始终没有离开眼前这条路上,而只在这条路上产生了一段沉默的凝想。这是一段事实,却又是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可是晏几道《临江仙》词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时明月的皎洁岂不同于前日的风雪,而“故人从此去”自是从此归去也。一个如彩云般归去,一个在风雪中消逝;所不同的是明月彩云给你以清丽的陶醉,故人风雪常给人以深入的沉思;前者把美完全显示给人们,后者则把它藏在古旧的大衣里。于是更不能不深思沉默,这便是令人异常凝神的缘故。前日的路上已完成了一个故人的归去,这条路在完成了这人的归去后,便也随着那行人足迹的消失而消逝。至于今日的路呢,则还在未可知之数。所以“前日风雪中”正是连路全都埋在飘飘的积雪之中了。那么今日所见之路则不是前日所见之路。人们对于这过去的留恋,正由于人们对于这完成的赞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水还是这条水,月还是这个月,而司空图却才是真正解人。在一切变动发展中,诗人往往正是捕捉住那最凝神的一点。“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寒鸦匆匆地飞过,那日影自然留不住。过去的总是过去了,却留下了这一点美妙的因缘;那么今日之路,还空在那里,不能不令“我欲渡河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发了,则直飞而去。所以一渡河水,其实就已到了故乡;未说“高飞”,早已飞向远处。“河水深无梁”一句等于是把那弓弦再扣紧一下,这支箭便夭夭的直上晴空了。

  前四句本是一段事实,却反而成为幻想;后四句原是幻想,却反而如此真实。艺术的真实性,在这里正依据着美的辩证法则,把平凡的语言,化为无尽的言说。

4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