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牡丹》陈与义阅读答案

时间: 炎婷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牡丹》原文阅读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阅读习题

  (1)本诗点明诗人身世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与本诗后两句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本诗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怀,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牡丹》阅读答案

  (1)龙钟客(客)

  (2)A

  (3)示例:本诗写作者晚年身在南方,看到牡丹开放,联想到故园风物,兴起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但又深感自己衰老,对国事已无能为力,表达了家国破碎、故土难回的无望与悲苦之情。(分析合理即可)

  《牡丹》阅读赏析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平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牡丹》阅读注释

  ①一自:自从。

  ②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③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④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⑤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⑥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看了“《牡丹》陈与义阅读答案”的还看了:

1.牡丹花水阅读题答案

2.《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3.中考文言文专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4.花开的过程阅读答案

5.花儿选美阅读答案

5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