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注】① 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 晏子谏景公 ( ) ⑵晏子对曰( )
⑶公被狐白之裘 ( ) 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 墨子闻之起于鲁
C.公被狐白之裘 温而知人之寒
D.晏子能明其所欲 其如土石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2分)
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9.(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⑵ 回答。 ⑶身穿(通:披) ⑷挨饿受冻的人。
10.(3分)C 。
11.(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12.(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13.(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看了“晏子谏景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