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于令仪不责盗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于令仪不责盗》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

  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于令仪不责盗》文言文阅读题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盗大感愧,卒为良民。"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于令仪不责盗》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C

  2.你十分贫穷,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我担心你被人盘问。

  盗贼感到十分惭愧,最后成为良民。

  3.善良、宽容、不损人利己,教人有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于令仪不责盗》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市场中的小摊贩业者;他为人宽厚,很少得罪别人,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便足令衣食无忧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但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会引起巡逻人员的盘查。”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


  看了“于令仪不责盗阅读练习及答案”

5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