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材料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题目
4.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二
2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7.翻译句子: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8.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4.A 说明:本题2分。
5.(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6.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二
26.B
27.(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8.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
《郑板桥开仓济民》参考译文
郑燮(xiè),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看了“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