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愁望寄子安阅读答案
《江陵愁望寄子安》阅读材料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子安:李亿的字,李亿是当时江陵名门之后。
《江陵愁望寄子安》阅读题目
(1)请结合诗歌内容谈一下诗中情与景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此诗可以改为以下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东流无歇时。”请结合两诗的第一句或第二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江陵愁望寄子安》阅读答案
(1)诗歌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次句写垂暮时分江桥掩映枫林,而不见归船。枫叶遮住望眼,传达出诗人焦灼难耐的心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止,全诗即景生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鱼玄机这诗更好一些。“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一则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二则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摹写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鱼玄机诗歌那种愁绪繁重的感觉。“掩映”二字对于传达诗人焦灼的心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读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漫长而韵味十足。
《江陵愁望寄子安》赏析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掩映”二字,既与上句“千枝”“万枝”有相呼应之妙,又写出枫叶遮住望眼,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这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细味这最后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因此鱼玄机此诗每句多二字,有助于加强抒情效果,它们充分发挥了作用。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看了“江陵愁望寄子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