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谢绛传阅读答案
《宋史谢绛传》阅读材料
初,诏罢织密花透背,禁人服用,且云自掖庭始。既而内人赐衣,复取于有司。又后苑作制玳瑁器,索龟筒于市。龟筒,禁物也,民间不得有,而索不已。绛皆论罢之。又言:“号令数变则亏国体,利害偏听则惑聪明。请者务欲各行,而守者患于不一。请罢内降,凡诏令皆由中书、枢密,然后施行。”因进《圣治箴》五篇。
使契丹,还,请知邓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引湍水溉公田。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庐陂,溉田至三万顷。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
绛以文学知名一时,为人修洁酝藉,所至大兴学舍,尝请诸郡立学。在河南修国子学,教诸生,自远锭而至者数百人。好施宗族,喜宾客,以故,卒之日,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谢绛传》,有删节)
《宋史谢绛传》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B.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C.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D.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古代既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也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如“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B.甲科,原指科举考试的的科目,后引申为科举考试.进士甲科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明清时也通称进士为甲科。
C.权,表示“暂时代理”,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判”“摄”“行”“守”等词语
D.枢密院,官署名。宋时枢密院与中书号为“二府”,中书主政,枢密院掌军国机密使、兵防、边备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绛出身官宦,善写文章。这与他父亲好文学密不可分,也因为他父亲的庇荫而为官,他也因文学著名一时。
B.谢绛善议论,喜谈时事,积极谏言。他尝画守御之计,为官任上,多次奏表朝廷,均被皇上采纳。
C.谢绛兴修水利,仁政惠民。任邓州知州,他正视“远水不解近渴”之现实,请求重新修建六门堰,惠及广大百姓,但未修成就去世了。
D.谢绛为官廉洁,乐善好施。他大兴学校,亲自教授;好接济族人,喜欢宾客,死时家无余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号令数变则亏国体,利害偏听则惑聪明(5分)
(2)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5分)
《宋史谢绛传》阅读答案
10.(3分)B
11.(3分)C(“判”指高位兼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12.(3分)B(“画守御之计”并非谢绛所为,是他父亲谢涛。“均被皇上采纳”也不妥)
13.(10分)
(1)号令多次改变就会伤害国体,是利是害如果偏听一方就会迷惑(译出大意给2分;“亏”“偏听”“惑”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奸人储蓄(筑墩用的)柴草,为了制造急用柴草的时机,往往偷决河堰堤墩,百姓深受其苦。(译出大意给2分;“薪茭”“以”“苦”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看了“宋史谢绛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