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槐的怀想阅读答案

时间: 炎婷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槐的怀想》 乔叶 原文阅读

  ②而我常常等不及她老人家去蒸。爬到槐树上,就用手捋着槐花吃,一把一把地吃。柔嫩的花瓣就被我粗粗拉拉地吞到了肚子里。其实槐花的香并不那么顺溜,刚入口的时候,有着轻微的涩,然后才会甜美起来。它的甜美不是浓烈,而是淡淡的,这淡却很悠远。我从树上下来很久了,用舌尖儿舔一圈儿嘴巴,还能觉出甜味儿来。

  ③五月的槐花,真是香啊。

  ④这天来到沈丘,饭后无事,朋友说要带我们去看一个槐园。我想,槐花都已经开过了,槐树有什么好看的呢?犹疑着,客随主便,还是去了。

  ⑤迎面而来的是两棵大槐,朋友说这是“把门槐”。能够把门的槐树,资历肯定了得。我走到右边的槐树前,仰头看上面贴的标签——树名:国槐。树龄:两千余年。朋友说这棵槐树被称为“中华槐王”。我围着它走了一圈,踱了足有五六步。问朋友这树有多粗,朋友说本地有顺口溜云:“千年古槐树,胸围五米五,看着没多粗,仨人搂不住”。我看着那些婆娑的槐叶。两千年了,槐叶依然如处子般葱翠鲜嫩。看着看着,我有些恍惚起来,想起老家杨庄院子里的那棵槐树,它现在是什么模样?

  ⑥“院里有槐,招宝进财。”“院里有槐,平平安安。”“院里有槐,福气常在。”这是奶奶经常唠叨的话。每到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的时候,她都会叮嘱父亲在槐树上贴一张“树木兴旺”的红帖子。到了黄昏吃年夜饭的前夕,她都会让孩子们围着槐树走两圈,边走边喊:“槐树娘,槐树娘,你长粗来我长长;我长长了穿衣裳,你长粗了做大梁……”我只喊过一次,还喊成了“我长粗来你长长”,喊完就气急败坏地冲她叫:“迷信!”

  ⑦五福迎宾槐、比翼槐、连理槐……槐树真多啊。环绕着中心广场的树木,也都是国槐,朋友说有99棵。99,天长地久的意思吧。中心广场叫“千字文”广场,顾名思义,《千字文》被镌刻在了巨型竹简上。此文作者是南北朝时期沈丘人周兴嗣。沈丘地,沈丘人,配上此文甚是妥当。《千字文》我只是听说,从不曾读过,可是,怎么回事呢?看了几句,居然也很熟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想了又想,是了,是奶奶曾经念叨过的。每到季节更迭的时候,她一边为我们做着棉夹衣裳一边就念叨着这几句。有一次我问她这些话是哪儿来的,她不好意思地说:“你爷爷教我的。人家读过私塾哩。” 她是个文盲。

  ⑧继续走。槐香湖、槐香山、观槐亭……朋友说这槐园有两万多株槐树,与京城槐园、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齐称三大槐园。京城槐园我没去过,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公园我印象深刻。其实那次开会不在洪洞,我是在会议结束后特意转到洪洞去的,为的就是看看那棵大槐树。迎面就是一个根雕大门,根是槐根——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寻根来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奶奶唱这首歌谣。唱了不知道多少遍,唱到了我的骨子里。

  ⑨可是,那棵最原始的槐树不在了。早就不在了。短暂的怅然之后,我的心情很快平复。那棵槐树在不在重要吗?我忽然觉得,这个一点儿都不重要。只要洪洞在,只要洪洞这个地方在,只要洪洞这个地方还有槐树在,只要还有一直想着洪洞大槐树的人们在,那么,最重要的东西就在。

  ⑩——正如,亲爱的奶奶已经去世,物理意义上已经离我很远,可是我常常觉得她还活着,就在我的脑海,就在我的身边。所以,在这个下午,我悲欣交集地走在这个槐园,没有人知道,我携带着奶奶的声音和影像,充满了对她的怀想。

  16.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我”爬槐树、吃槐花的情景?(2分)

  《槐的怀想》阅读习题

  17.请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⑴ 唱了不知道多少遍,唱到了我的骨子里。

  ⑵ 在这个下午,我悲欣交集地走在这个槐园。

  18.文章多处写道了民谣、顺口溜。请就第⑥段引用的民谣,分析它们的作用。(3分)

  19.第⑨段“最重要的东西”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简要发行。(4分)

  《槐的怀想》阅读答案:

  16. 写出槐树叶的娇嫩可爱,人与槐和谐的氛围,增添了童年的乐趣;并为下文怀想奶奶、悲欣观槐园作铺垫。(2分,写出1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17.(1)奶奶常唱的歌谣对我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渗透到心灵的深处。

  (2)为赏到名槐、回忆起童年的美好生活而感到喜悦,为怀思逝去的奶奶、寻找精神之根而感到悲苦。(4分。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内容上:前三则民谣,说明槐树具有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富足、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则,充满了奶奶对子孙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美好祝愿。表达上:使文章更凝练,富有韵味。(共3分,内容分析2分,表达作用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9.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纯真而浓浓亲情的眷恋和歌赞。作者写游沈丘槐园,回忆起童年生活和洪洞大槐,表明槐树早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大槐树不在了,但美好的回忆还在,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之心永在。(4分。每点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看了“槐的怀想阅读答案”的还看了:

1.秋天怀念阅读题答案

2.《雨前》阅读题的答案

3.悬在半空中的爱阅读题答案

4.追怀单纯阅读题答案

5.2016年阅读秋天的怀念阅读题答案

4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