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阅读答案
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阅读材料
1907年前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同时进入鲁迅的视野。在讨论文化的根本问题的时候,鲁迅在众多的参照里选择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这支撑了其“立人”的基本概念。但后来在他的写作中,托尔斯泰的影子却消失了,多了一种灰暗、痛楚和绝望的意象,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的一种显现。
鲁迅早期思想一个关键的亮点是关于“人”的描述,这是西方人道主义传统的一种表达。其间流动的就有托尔斯泰的元素。引用俄国的资源,这在他是一种新文化建设的渴望。可是后来,当他凝视中国社会生活的时候,“立人”这个正面的话题被苦难的负面阴影代替了。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里找到了共鸣。你会感到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的天然的好感,其肃杀、灰暗、地狱般的惊恐场景,把先前的温情的憧憬统统消解了。
新文化运动初期,“人的文学”“平民文学”背后的理论,多少与托尔斯泰的存在有关。但是,鲁迅是最早从托尔斯泰余影里走出的人,他觉得,仅仅拥有托尔斯泰的传统是不够的。托尔斯泰无论爱意多深,还是对现实无力。鲁迅认为,新的知识阶级,已经不是托尔斯泰那样充满理想的布道者,而是进入生活深处的改革者。托尔斯泰关注的是世界的不平等,鲁迅则更多看到的是不平等后的深层原因。前者以庞大的宗教说教不断忏悔、冷思自己的选择,后者则在无路可走里苦苦跋涉。这个思路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创作,在他的作品中,从无宏大的叙事。他的作品被称为“匕首”和“投枪”,小说几乎没有长篇大论的,杂文的字数更少。鲁迅的意思很明显,实现托尔斯泰精神,在中国要先铲除不平等的障碍。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义便浮现出来了。
鲁迅之所以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乃因为其有效地揭示了现象背后的社会本真。陀氏《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仇恨哲学引导下的报复、杀人之举,是深陷灾难的一种扭曲。正是那样一个社会让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成了杀人犯。而中国在那时候还没有拉斯柯尔尼科夫式的人物,只有魏连殳、觉慧、觉民那样的单一的人。在接受新学的时代,中国知识人要和传统决裂,而非校正拉斯柯尔尼科夫式的复仇,这种拉斯柯尔尼科夫式的反叛,恰是当时中国人所需要的。
然而陀氏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摧毁的同时,也摧毁了自我的心灵。1936年,鲁迅给日文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普及本写了导言,他以另一种眼光看到了这位俄国作家的缺陷。在他看来,从陀氏的人物命运走出来,是一种解放的选择。不希望在苦海的艺术里久久沉迷,那就要从孤独的个体走向大众,远离黑暗王国。鲁迅从托尔斯泰那里得其人道思想之意,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摄取反抗精神,最后以东方式的清峻、苍凉之笔表达了对东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与沉思。两个伟大的灵魂与这位东方的智者不断凝视、对话的过程,也是鲁迅智性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从俄国文学传统返回本土,在其参照里形成中国的问题意识和审美意识,终于使鲁迅成为可以与俄国文豪并肩的伟大的作家。
(有删改)
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阅读题题目
16.请简要概述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17.作者在第四段中举《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8.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对鲁迅的影响过程。
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阅读题答案
16.首先论述了托尔斯泰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鲁迅最早从托尔斯泰的余影中走出来的事实;接着列举了鲁迅与托尔斯泰在思想上的分歧以及在文学上的表现;最后指出了鲁迅远离托尔斯泰的原因并引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鲁迅的意义。
17.①体现了陀氏对社会本真的有效揭示,更好地说明鲁迅欣赏他的原因;②说明现实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有很大的影响;③与下文中的觉慧、觉民等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中国需要这样与传统决裂的复仇者形象。
18.①鲁迅最初选择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强调“立人”;②后来发现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无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转而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肃杀、灰暗的风格和揭示社会现实和自我弱点的精神;③最后把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抗精神相结合,以东方式的清峻、苍凉之笔表达对东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与沉思。
看了“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