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殇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河殇》阅读材料
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们在这里盥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着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到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邻队的知青在桥头拨吉他。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大家团团围坐着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人。
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琴。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8分钱邮票的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悄悄坐在他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河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深山砍柴或出山赶墟,农民总告诉我们:若是迷路了,只要侧耳听到水声,找到山溪或小河,顺着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当我孤身翻山越岭去邻县找同学,一二十里路鲜有人烟。只听见汩汩溅溅的水声,有时在足下,有时在肩旁,有时在涧草葳蕤的谷底。老朋友左右逢源,给我壮胆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两岸生养的人们展示给我们的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正是沿袭了这一自然法则。
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河边。老房东烧的是蜂窝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挑水吃。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
《小河殇》阅读题题目
1.作者在娓娓的叙述中,在对往事的追忆中,赋予小河一种象征意蕴,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
2.“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从文中找出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两个例子。
3.“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寓含深刻,耐人咀嚼。联系上下文,作简要说明。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河殇》是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散文名篇。作者以女性的细腻体察入微,以诗人的敏锐洞烛本质,描写出丰富的生活内容,并以此承载深刻的内涵
B.作者绘声绘色地将友情、亲情、恋情交织,生活内容丰富而广阔,情感色彩浓郁而绵长。
C.在写法上,成功地多层次地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旨;语言洗练,富有张力。
D.行文中,作者对不少词句进行了诗化处理,简练含蓄,表现力强。“春水泛滥,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E.“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一连串动作,洋溢着喜悦,生活气息浓,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小河殇》阅读题答案
1.答案:①小河象征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脉。
②“接受河的教育”,就是接受民族文化教育。河又哺育滋养着人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河两岸的人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我们”也是在接受这些优良品格的教育和熏陶。
2.答案:对比。
①以前的小河“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眉清目秀,清澈可鉴;现在却枯瘦、污秽,“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②以前在河里有时可以顺手牵鱼,在水里盥洗、淘米洗菜;现在却污秽不堪,村民只好到新掘的井里挑水吃。
③以前有水为伴,感受着河风,听到水声,令人亲近,给人心灵的抚慰,能解除辛苦和寂寞;现在只好口噙水龙头,河水离我们已越来越远。
④山的对比,以前青山如眉黛,与绿水相随,但因对绿色的肆意破坏,已童山濯濯,村民们没有柴烧,只好改烧蜂窝煤。
3.答案:在这里,水不单纯是物质上的,它已超越水的实用价值,具有一种情感价值和理念价值,人类精神的萎缩,民族活力的丧失,而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善良、淳朴、乐天品格的流失。小河的枯瘦、污秽、苟延残喘,无疑是人为的伤害,表现深沉的忧患意识。其实,拯救小河就是拯救人类自身,就是拯救优良品格。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珍惜环境、珍惜生活、珍惜情感,更要珍惜文化和品格。(意思对即可)
4.B、D
看了“小河殇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