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阅读材料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现点相互矛盾”。稿 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__”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 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 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 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阅读题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2岁的一次“精神危机”使李泽厚对人生倍感困扰与悲观,但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这可以视为其思想之河的源头。

  B.文章在介绍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和论著的同时,还借助易中天等人对其论著的高度评价,说明李泽厚远远超过了这些人。

  C.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继出版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吸引了大量青年学子。

  D.《华夏美学》一书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表达了李泽厚真正的美学抱负,《美学四讲》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

  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权威文论选收录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的部分内容,这足以说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所达到的高度。

  (2)本文着重讲述了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请简要概括。(6分)

  (3)为什么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请简要分析。(6分)

  (4)你对文中“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阅读答案

  (1)DE(5分)(答E给3分,答D给2分)

  (2)①大学时开始独立研究,虽走了许多弯路,但其研究成果影响很大。②下放干校劳动时,他克服困难,潜心读书,做了大量笔记,为日后的研究著述奠定了坚实基础。③上世纪70年代,《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李泽厚通过“批判”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紧接着《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引起轰动。④上世纪80年代,《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美学专著相继出版,为李泽厚赢得了巨大声望,并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①恰逢“美学热”来袭,《美的历程》生逢其时。②高屋建瓴,系统展示文明古国心灵历史,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③比以往同类著作有创新,给青年人提供更灵活更科学的治学新方法,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我认为李泽厚的观点正确,导师不能对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

  理由:①李泽厚在大学主要靠自学获得真知,他研究哲学史,却没有上过著名教授的哲学课。②关键是自己的行动。李泽厚总结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③而且大学阶段只是人生短暂的一个时期,他后来的辉煌成就都是离开学校离开导师以后才取得的,这更证明导师对一个大家的塑造并不重要。

  观点二: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导师对成功很重要。

  理由:①李泽厚上大学的时机不够理想,名家教授还在接受思想改造,他没有受教于名家,没有充分感受到名家教诲的力量,否则,他会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②因为没有老师指导,李泽厚走了许多弯路,他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研究谭嗣同吃亏,投入了过分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导师教诲在前,他的研究会更加高效。③李泽厚身在北园,虽然没有更多直接聆听导师教诲,但大师云集的校园氛围,大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包容的胸襟(用老师的图书证借书,能逃课自由搞研究),使与其交游受其熏陶的李泽厚受益匪浅。导师的力量有时是无形的,这对他以后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激励指引作用。

  观点三: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师不可缺少,但成功关键取决于学生本身)

  理由:①对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自学能力很强的学子来说,导师的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并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意志和能力。②对于更多普通学子来说,导师在治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不可或缺,他可以指导学生更高效进行研究和学习。③无论对于哪一种人,治学关键环节的指导都可以使他前行的道路更加畅通,都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要高效得多。导师对于普通人的作用是雪中送炭,对于杰出人物的作用是锦上添花,作用大小是不同的。(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2分,均应联系文本作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思想之河汩汩向前阅读答案”

68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