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是否文天祥后人阅读答案
《闻一多是否文天祥后人》阅读材料
“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 (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道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 北省浠水县。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 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
1995年,闻一多的堂侄闻立法在进行了大量考证工作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浠水原本没有“闻”氏,从“文”改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此基础上,龚成 俊等人又发现,在庐陵文天祥的嫡系家族中,前后五代的确至今尚未发现有“良辅”这个名字。所以说闻良辅是文天祥的嫡系后裔是值得怀疑的,那么,他会不会是 文氏家族的旁系成员呢?三位研究者沿着这个思路走了下去。
今年8月,这三位研究者来到了湖北省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在这里,文天祥的堂兄文天祯的第22代孙文明杰、第24代孙文尚雄、文尚志为他们提供了一套共14本的《文氏宗谱》,其中的《江右统宗世系》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文良辅”这个名字。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
通过比较《文氏宗谱》和《闻氏宗谱》中的世系图他们发现:不仅“良辅”二字完全相同,而且两人籍贯也是吻合的,即同为江西吉安人。另外,从宗谱上 看,这两组世系恰相衔接。《文氏宗谱》中文良辅以后“世系未详”,说明他本人下落不明;而《闻氏宗谱》中自良辅以上又恰好“谱牒无存”,二者正好衔接。此 外,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经过一番对时间的推算,文良辅和闻良辅两人有同时存世的可能,这基本可以证明二者就是同一个人。在多方考证之后,三位研究者终于作 出了“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家族的旁系后裔”的结论,证明了“改‘文’为‘闻’”说法之真实可信。
(2004年5月25日《中华读书报》)
《闻一多是否文天祥后人》阅读题目
6.下列不能作为“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家族的旁系后裔”的根据的一项是
A. 闻家实际上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后代,为了避免蒙元对文氏家族的迫害,他们的始祖文良辅携家逃到湖北浠水,并改姓氏为“闻”。
B. 龚成俊等人发现,在庐陵文天祥的嫡系家族中,前后五代的确至今尚未发现有“良辅”这个名字。
C. 湖北省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的《江右统宗世系》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文良辅”这个名字。
D. 比较《文氏宗谱》和《闻氏宗谱》中的世系图, “良辅”二字完全相同,两人籍贯也吻合,推算时间,文良辅和闻良辅两人可能同时存世。
7.关于“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闻家始祖良辅公被执,潜逃到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定居于此。
B. 《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认为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与事情发生时间相距许多年,宗谱所言,尚待证实。另外“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
C. 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承认了这个说法。
D. 闻一多的堂侄闻立法在进行了大量考证工作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浠水原本没有“闻”氏,从“文”改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始祖为文天祥后代的传说不仅为这个后来培养出诗人闻一多的大家族增添了几分英雄气概和神秘色彩,更引起了史学家和闻一多研究者们长久而浓厚的兴趣。
B. 闻家为文天祥的后代这种说法闻一多本人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闻氏先德考》,但终因资料不足,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
C. 闻良辅是文天祥的嫡系后裔是值得怀疑的,那么,他就可能是文氏家族的旁系成员,三位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D.《文氏宗谱》中文良辅以后“世系未详”,说明他本人下落不明;而《闻氏宗谱》中自良辅以上又恰好“谱牒无存”,二者正好衔接,足以证明文良辅与闻良辅是同一个人。
《闻一多是否文天祥后人》阅读答案
6.A(这仅仅是在闻一多家族中流传的传说)
7.C(原文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
8. D(“足以证明”不准确,还有其它关键因素)
看了“闻一多是否文天祥后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