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阅读答案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阅读材料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
对于张爱玲,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
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异却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来,毒素一般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或许那些情节,只是毒素作用的征象。文学情节往往是写作者心理经验开放的瞬间。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选编自2011年12月20日《新华副刊》)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阅读题目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小题2: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十八春》?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文中说“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阅读答案
小题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小题1:①《倾城之恋》等作品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而《十八春》则显得练达而老成;②《十八春》在形式上简洁、精妙、确切而深刻;③《十八春》在内容上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准确传达出了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
小题1:①人们大多知道张爱玲出身名门,生活优裕,气质高傲、冷艳、优雅;②张爱玲的很多作品比较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③人们很少关注她曾经的无助、苦痛,也难以理解这种生活经历对她作品的影响。
小题1:观点一:我赞同这一观点。理由:①因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会对人生有更清晰的洞察、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张爱玲早年的痛苦经历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使她对女性的命运有精妙的体察,对世道人心能一语洞穿,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②痛苦能磨砺人的性格,考验人的意志,培养人直面现实的能力和勇气,激发人超越痛苦、走出困厄的奋斗精神。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时,挨过打,受过囚禁,但她没有没心没肺地把这些忘了,而是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精神的底色。
观点二: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理由:①人不是必须经历痛苦磨难才能走向成功的。痛苦的境遇常常不能为人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反而可能成为成功的障碍。张爱玲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多数人都能成功。②痛苦的环境能否助人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精神和对待痛苦的态度,只有那些性格坚强、追求远大、才华出众的人才有可能战胜痛苦、实现超越,而多数人则可能在痛苦中沉沦。对于挨打、被囚这些痛苦的经历,张爱玲靠着灵性生长,把这苦痛储存,成为后来的一笔财富;但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就会慢慢把这忘了,不会对人生起到什么有价值的作用。③过于沉重的痛苦或过早地挣扎于人生的痛苦无助之中,也会对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心灵中留下阴影。张爱玲幼年时父母离异,缺乏母爱等这些痛苦经历使她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一生精神痛苦。
看了“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