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选得精》朱光潜阅读答案
《读书要选得精》朱光潜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 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 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 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 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 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对于他,读 书不仅是追求兴 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选自《百位名人读书心法》/梁金豹 编著)
《读书要选得精》习题
1.下列对于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量书籍问世。与日俱增的书籍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B.古之学者学有大成,多与当时书籍难求的背景有关,故读书时往往穷尽精力深入研读,终究学有所获。
C.多读书固然值得提倡,但是,读书过程中更应当注意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吸收与转化。
D.为学应当有法,读书更要学会选择,要在专业领域的浩瀚书海中,把握必读的精华书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读书环节中,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应当注重质量,既要学有所得,又要讲究高效。
B.读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多读或少读本不宜褒贬有别。
C.在惯于熟读深思的基础上,从容求索,深入体会,即使阅读数量较少,也能改变读者气质。
D.一味多读而不求甚解,必将劳而无获,甚至会导致人品低劣,给人留下自欺欺人的笑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提倡多读书、精读书,但也鼓励凭兴趣阅读的行为,认为这样可以塑造读者学者般的深邃思想及胸襟。
B.只要读者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不把读书当作消遣,便可成为专长于某种学问的人。
C.在作者看来,能成就某种学问的人,懂得对书籍的取舍,更肯于为达到既定目标而执着付出。
D.朱先生对如何读书为学作出了全面、客观的阐释,同时也对多种不以为学为目的的读书形式给以鲜明的批判。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5.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优游涵泳,以至于变化气质。
6.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7.请简要概括文章最后画线句子的意思。你认可作者读书的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看法。(3分)
《读书要选得精》答案
1. A
2.D
3. C
4.做学问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5.优游,指悠闲自得,从容求索。涵泳,指深入体会。“优游涵泳”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深思熟虑,把书读得精深透彻时从容自如,得心应手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6.运用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以“少读而彻底”与“多读而不求甚解”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并引用古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要彻底,要深思熟虑的观点。运用比喻论证,如把“多读而不求甚解”的读书现象比喻成“珍奇满目的十里洋场心花意乱却空手而归”,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多读书而不求甚解”最终无所收获的结果。
7.意思:做学问读书并不在多,关键是要选得精,读得彻底,要有预定计划与系统。看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