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说理文阅读答案
《漫谈说理文》朱光潜 原文阅读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写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方面。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片断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不差的粗轮廓,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浓厚的情感,就会兴会淋漓,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应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虽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烦意乱。这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趁着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浆,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把它放下,让头脑静下去,得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多年来我养成一种习惯,读一部理论性的书,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之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还是片面的。
……
《漫谈说理文》阅读习题
1.请将划线句“难还是难在这方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中“这”的指代内容分别概括出来。(每小题不超过20字)
答:(1)“这方面”的“这”________。
(2)“这里”的“这”________。
(3)“这是”的“这”________。
2.请概括节选文字所要表达的作者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句话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请选取文中与其意义相同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________)语言引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严密的思想和感情,才能更细致、更严密的
(2)表现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________)
4.这篇说理文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文中多次提高到“我”怎样怎样,这在说理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谈说理文》阅读答案
1.(1)写说理文如何去思考;(2)如何组织说理文所要表达的零散道理;(3)对说理文写作的道理有浓厚的兴趣和灵感。
2.在说理文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有对有错。
3.(1)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2)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
4.(1)语言通俗易懂,入情入理,循循善诱,善于用自己的经历说理,可亲可感,易于让人接受。
(2)这是说理文常见的写法现身说法,它不仅给人一种亲近感、真实感,而且能增强文章的说明力。
看了“漫谈说理文阅读答案”的还看了:
1.做一个终身读者阅读题答案
2.豆芽菜阅读题答案
3.六级阅读理解精选练习:火鸡漫谈
4.豆芽菜阅读题答案
5.教师资格证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