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阅读材料

  君子一般也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这些也与仁人志士不同,仁人志士以其道德精神和无畏牺牲来贡献社会,知识渊博与否、才艺有否是次要的。而且,他们还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

  在社会上为人做事,君子与仁人的道德表现也有差异。他们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但是君子的友情和孝敬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一点。君子所敬的主要是职业事务,仁人志士所敬的则是大事业,他们因为大事业可以不安心具体事务。同样是为政,君子也侧重在行政事务上的诚勉,而仁人志士的精神更多表现在国家政治领域。

  作为君子和仁人,最根本的是内在要具备省思、忠信、仁爱、道德的素质,但是君子不像仁人志士那样把仁爱之心扩展到了极限而常常摒弃一般的礼仪形式,而是在礼仪活动中表达对人的关爱,仁与礼相配相合。君子的道德没有达到为信仰而牺牲的境界,理想也没有仁人志士那样伟大;他们跟现实更近些,考虑怎样做好事,怎样有效果,怎样成为受到尊敬的人。

  显然,从《论语》语录看,孔予对于君子与仁人的境界差别有明确的阐述。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那些圣人,实现了内圣外王,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仁人无私无畏的境界,也是现实社会中绝少数人才可能做到的。而君子,则社会上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所以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倡导君子修养的目的,就是为普通人建立人生的坐标,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新时代的人文社会建设,也需要教育培养人,但是以什么样的道德境界为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质,这些问题值得再探讨。实践证明,标准过高,要求绝大多数人超越人类社会道德实践的可能性,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论语》的思想给予我们启示:在全社会可以广泛宣传、个人可以普遍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有关爱他人及社会的仁德之心、也有个人的欲求,有价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阅读题目

  4.下列有关“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是孔子所讲的人生修养的三个境界之一,是儒家思想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

  B.“君子”能像“仁人”那样恪守人生信条,但不及“仁人”那样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C.“君子”的形象总是文雅的,他们在社会上为人更着眼于日常生活,做事更安心于具体事务。

  D.“君子”是在礼仪活动中表达对人的关爱,仁与礼相配相合,所以他们跟现实更近些。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圆满,功业辉煌,但他们只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

  B.“仁人”虽然没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他们无私无畏的境界是社会上绝少数人才能做到的。

  C.仁人志士直接透显内在的生命情怀,以质朴博大的精神打动人,他们都不讲究外在的形象。

  D.仁人志士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而君子一般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要求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些。

  B.从《论语》语录看,君子在形象、才艺和为人做事等方面都与圣人和仁人有着根本的不同。

  C.孔子倡导君子修养,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是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D.《论语》的思想启示我们,只有以最低的道德境界为目标,才能达到教育培养人的预期效果。

  《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阅读答案

  4.【答案】D

  【解析】强加因果。

  5.【答案】C

  【解析】“他们都不讲究外在的形象”说法太绝对,文中说“仁人志士并不一定讲究这一点”。

  6.【答案】C

  【解析】A君子与仁人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B“有着根本的不同”表述不当。D“以最低的道德境界为目标”错。


  看了“生活理性君子之道阅读答案”

6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