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散文教学范文3篇
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因为只有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大量识字,才可能大量阅读,才能高质量的表达。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低年级散文教学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低年级散文教学范文一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⑵ 知识与能力,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写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要实现这些,前提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成长。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入学开始进行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充分重视读书、讲普通话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识字、写字教学。识字要依托汉语拼音,通过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教师要注意克服繁琐的字形分析、字义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成果,克服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一年级着重抓好写字训练,每一课时都应有3—5分钟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在二年级要让学生能用《新华字典》识字,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4、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并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让大面积学生尽可能多读,以读代讲。要给够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一般来说,第二课时后,学生应该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及早开始课外阅读。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要给学生留读书、背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强写字、尽早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不要动摇。
5、训练学生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实现“我有话了,很想告诉别人,很想记下来”的良好状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写话,越早越好。因材施教,抓好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多激励,增强信心。
低年级散文教学范文二
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因为只有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大量识字,才可能大量阅读,才能高质量的表达。因此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特别是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成为大难题,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识字量太大。一年级第一册要求学生识字307个,其中会写149个,第二册要求学生识字 个,其中会写 个。一学年可利用教学周数为34周,平均一天识字达 个,如此大的识字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实际困难。
2.教学时数安排过少。按教学计划,每篇课文安排两课时,在两课时里要完成识字、写字、阅读等众多学习内容,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理承受量、心理承受量都已经达到极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学;教师写,学生抄;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要 在识字教学中要多运用“你真棒”、“你识字的方法真特别”、“你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能手”、“识字小先生”等,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小学生喜欢竞争,评选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生字。评选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广,使每个同学都能够获得一种称号,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3.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课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做游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游戏情景,如找朋友把偏旁和部首分给不同的学生,让他们相互组成所学的生字;又如开火车游戏,把所有的字让学生有顺序地读。
二、识字方法灵活多样
1、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2、书空法
书空就是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结构、笔画形态、笔画名称在空中用手指虚拟完成汉字书写,可以在集体互动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识字书写的准确率, 增加学习乐趣、改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 。
书空法有以下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在集体书空时可以互相感染享受书写的乐趣,可以互相启发纠正书写的失范。其次个人书空可以代替一定量的纸面书写,减少学生负担。再次展示书空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
组织书空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纸面书写前书空和纸面书写后书空相结合;二是集体书空和个人书空相结合;三是展示性书空和练习性书空相结合。书空的生字可以预先用各色彩粉笔书写,笔画颜色和笔画顺序的配合要稳定,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部件。
三、识字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过早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
识字教学一直就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识字与儿童学习的规律得出来的。对学生来说,初读了课文后就要能认读一个个孤立的生字,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学时,不宜过早把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熟识生字和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这样学生识字就有了一种语言环境的依托.。
2、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
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有强弱,通过一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记住这篇课文中的十几个生字,是不现实的。因此,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不一定要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如识字游戏、阅读活动、识字竞赛等,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逐步从本课中会认,过渡到要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成朋友。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放在课文中多次读文,把理解感悟课文,提高语文能力落到实处。还有就是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并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儿童书面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有效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散文教学范文三
我从教几十年来,每每参与课改,都会涉及到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话题,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自2003年国家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就按照新课程新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探索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家都知道,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阅读教学当然应以读为主,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以为培养兴趣是前提,培养习惯是关键。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水平。总的来说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05年,我校农远工程开通,为我们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物力支持,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例如在教学《鸟岛》一课时,我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对照插图读课文。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模仿老师跃跃欲试,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2、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课后孩子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什么《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对牛弹琴》、《小马过河》等等,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兴趣盎然。
二、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则是对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一项基本目标,而且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运用。如在教学中先要求学生边看主导词(关键词)边读课文,再边看主导词(关键词)边讲课文,讲不出再读课文,最后不看主导词(关键词)讲课文,讲不出还可以再读。这样,儿童得到多次朗读、讲述的机会,不仅把课文读熟了,还通过口头讲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执教《司马光》一课时,首先抓住“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这一自然段让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办法好不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于是学生发言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奇特的思维,奇妙的语言,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中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学生的读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读思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熟读是理解的前提,但要提高理解能力还得训练儿童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又会怎么办呢?毫无疑问,学生们新的发现就是发展创新思维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读画能力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要求他们记住一篇较长的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假如能充分利用他们喜欢画画的兴趣特点,提示课文中的情节发展顺序,让学生自己一幅一幅简单画出来,将会收到较好效果。如教课文《世界多美呀》可根据课文情节,教师像讲故事一样讲情节,让学生进行简单画图,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图画用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讲完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条理性。比如在教完了《雨点》之后,我让学生想象雨点落进不同地方的情景,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为图配上几句话,结果孩子一个个兴致盎然,写的画的都超乎我想象。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