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2016高考复习散文最新策略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散文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高考复习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高考复习散文一

  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题型与方法

  学案目标  1.学习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方法。2.做题过程中如何避免浅层化、片面化的问题。

  1.(2007·江苏卷)(《麦天》原文见“分析作品结构”学案)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 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探讨

  句子含意体会题江苏卷似乎不常考。对于内涵特别丰富的句子似乎喜欢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不过,它或许是江苏卷潜在的考点。

  从考试实际看,句子含意体会题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文中选出重要的句子,说说它的含意(或说说你对它的理解);二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意。

  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时,要根据不同的句子类型,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理解结构句

  1.知识梳理

  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对于这类句子,主要是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意的。理解总结句、总领句的含意需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意,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照应句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2.演练体悟

  阅读下列文本节选的内容,完成文后题目。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 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 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 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 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节选自2010年上海卷《天目山》)

  第②段这句话的含意是

  高考复习散文二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得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他们手里的光洋叮当响,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⑥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和石河子,我在陌生的人影中默默地寻找,想知道谁是当年那位锯去双腿的城市姑娘。我甚至想,要是十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我会是这人海中的谁呢?是那位蹲在墙角咬着羊肉串,不时用油光光的袖口抹嘴的大胡子吗?

  ⑧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影无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⑨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系。一些土家族史学家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陇西堂”为证。研究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先生,认为今天的苗装,可能保留了西部原始民族的服饰特征。王国维的《读史》诗则开篇就是:“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鞋,却向昆仑望故乡。”又说:“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⑩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⑪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⑫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⑬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莫合烟。

  ⑭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④段用一个问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沙与壮丽的西部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B.作者之所以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主要是因为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

  C.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反衬肃杀、孤寂、单调的戈壁现状。

  D.文末对维族青年的描述,展现了西部人治沙的信心,表达作者对西部人民精神的赞美。

  E.文章以“沙”为线索,围绕着看沙、听沙、治沙,展开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解析 B项,“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的原因并不是“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C项,“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表现戈壁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E项,本文并不是“对戈壁文化消亡的审视思考”。

  答案 AD

  2.文章第⑨段引用王国维的《读史》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印证上文,从历史角度说明东迁种族为西部山川所养育;②用情感强烈的诗句引出下文对西部山川孕育中华民族的感叹和眷恋;③引用名人诗句,丰富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信性。

  3.文章题目是“戈壁听沙”,作者从沙中听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人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③繁荣、悠久、壮丽的西部文化;④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答出三点即可)

  4.请解释画线句“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意理解:“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恋和向往”表达作者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结合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感悟时,可以从本文或其他作品中挖掘出人们对于曾给予中华民族营养的某种文化追寻和怀想的深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能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飘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的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娇妻美妾,也会目短光浅,膝软面薄的。青春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⑦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家里不断升级的鸡吵鹅叫、单位里波澜不惊的明争暗斗。

  ⑧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⑨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①:“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飘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注】①诗的前几句是“船夫曼特胡的船只停泊在拉琪根琪码头。这只船无用地装载着黄麻,无所事事地停泊在那里已经好久了。”②指“我”的母亲。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在作者眼中,远行、游历也是漂泊的一种。

  B.收到儿子的E­mail很高兴,支持儿子的远行,引出全文要谈的话题,只要有勇气漂泊,就能战胜暂时经济困难。

  C.只要敢于漂泊,哪怕经济困难,也能闯荡出来。哪怕是被动漂泊,也能让你全面体悟生活。

  D.漂泊的痛苦与残酷,也能成为精神的财富。漂泊能让你发现世界有虚幻丑陋也有真美。

  E.青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脆弱,单薄,而又无力,茫然不知该落在何处。如果不趁年轻时漂泊身体就会衰老,青春就会老去。

  解析 C项错,未提及被动漂泊。E项错,蒲公英表现青春富有活力,要勇敢追求。不是指身体,指精神未老先衰。

  答案 CE

  6.在第②段作者说“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漂泊能丰富人生经验,增加美好的回忆;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漂泊能丰富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

  7.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反复(“总是……再是……也会……”),突出强调了年轻时去远方漂泊的重要性,也使表意全面而有力;长短句式结合,使表达既抒情典雅又灵动活泼;整句散句结合,既使句子整齐、有力地表达了年轻时去远方飘泊的重要性,又灵动活泼。(写出一点即可。)

  8.从全文看,引用泰戈尔《新月集》中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引用诗句,形象地鼓励年轻人只要抛弃急功近利的物质营谋,只要肯切实行动起来追求美好理想,就可以有和诗中儿童一样的诱人未夹。(使文童主旨的表达更加形象,富有感染力)

  引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升华了漂泊对人生的意义的主题。

  引用诗句使文章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使年轻人的漂泊增添浪漫色彩。

  高考复习散文三

  散文阅读

  一、考点透析

  ㈠散文的基本知识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行散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

  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杨绛的《老王》、孙犁的《亡人轶事》等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主题

  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等。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周国平的《面对苦难》。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

  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

  3、事件牵涉多。如杨绛的《老王》、孙犁的《亡人轶事》等

  4、表达方式活。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神不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㈡《考纲》解读

  根据《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四大类,共十个考点。下面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1、分析作品结构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 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

  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分析文章结构用语:(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⒉寻找“文眼”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能力层级D。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表面上看,全文处处都是扣住一个“静”字,但实质上,却处处都反衬自己内心的不“静”,显然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全文之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⒊概括主题

  《考纲》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C。

  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考生体会概括。

  据形悟神,即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

  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例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象征意义,是理解该散文主旨的关键。如2006年全国卷《绵绵土》,文章的中心意象是“绵绵土”,它的特点是“金黄色,细柔,温暖,纯净”,在文中象征着故乡及亲情。而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往往又正是散文主旨之所在。

  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再说,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

  ⒋分析手法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复习应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作品的表达方式,第二个是作品的写作手法,第三个是作品的布局谋篇,第四个是作品的修辞方法。

  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

  ⒌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如2005年高考重庆题《阳台上的遗憾》中有这样一句“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放在上下文中,我们应该能理解它的含义:即使在南方的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6.深层探究

  《考纲》要求考生就文本加以探究, 能力层级F。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二、选文分析

  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有l0篇。仍然以当代散文为主,并适当向现代名家散文延伸。它们分别是:湖南卷《想飞》(徐志摩)、广东卷《严冬海猎》(陈秉汗)、福建卷《走进腾格里(节选)》(学群)、全国Ⅱ卷《针挑土》(芳菲)、北京卷《祁连雪》(王充阁)、天津卷《塔上的树》(易云武)、重庆卷《论诚意》(朱自清)、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宗璞)、湖北卷《才子赵树理》(汪曾祺)、上海卷《又见鹭鸶》(陈忠实)、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宗璞)。

  从内容上看,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和赞美之情,感悟对生活、社会的体验,展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对人生青春理想的积极追求,有对人类生命的关怀和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有对亲情和家庭温馨的可贵汜忆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有对人类悠久的历史的深情呼唤,有对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的感慨与反思,有对大自然的永恒的赞美并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也有对人类屡屡冒犯自然而渴望保护生态平衡的自我觉醒。人文味、文化味、书卷味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散文,类型逐渐趋于文学性和哲理性,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学品味,若按照取材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历史文化散文、乡土亲情散文、自然风物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四类。

  历史文化散文,多描绘地理形胜、风尚变化,抒写历史人物、历史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这类文章往往表达了作者对个体、民族生命力的颂扬,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心灵、精神的支柱,对精神贫瘠的忧虑,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担忧等,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理性和忧患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更加尖锐,而乡村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变得复杂而日愈世俗。这些变化引起了众多文人的关注,他们创作的有关故乡、乡村的散文也受到高考命题着的青睐。 I

  乡土亲情散文,往往采用对比式立体结构,一方面,作者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描绘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乡村生活的无限留恋或向往,对淳朴民风的珍惜;另一方面,文章又往往在对乡村变化的描述或乡村与城市生活的对比中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度思考,对乡村固有特色改变的遗憾,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及都市浮躁生活的厌倦,对人性物化的担优。在阅读此类散文时,要注意一个思想根源,那就是在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中,乡村成了人们的精神净土。大部分作者把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当作拯救现代人类精神的良方,他们对乡土的叙写描绘,实质在于寻找精神救赎,回归心灵净土。

  自然风物散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只要取材于自然风物的散文都可归入此类。这些散文,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让自然风物与作者心灵节奏合拍。阅读自然风物散文需要把握住两个统一:自然景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的统一,形象的色彩情调与作者的情感意趣的统一。要借助景语一对自然风物的外在特征,包括情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的描写,联系情语——直接或问接表达情绪、情感的词语,找到物我沟通的桥梁,从而号准文章的脉,抓准作者的真实意图。

  生活哲理散文,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2010年四川卷《自然》是以黼文的形式讲生活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这种生活哲理散文的写作对象往往是生活中的琐事,人生旅途中的小插曲,但作者却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中获得了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于作者而言,是体味人生的另一个出口;于读者而言,是由近及远眺望世间万象的一扇扇窗子。这类散文有几个特征要注意:1内容或针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或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或就历史进行抒发,或从现实展开联想。2.往往有贯彻始终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是情感,或是某个事件。3.多为卒章显志。

  当然,这四类散文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各类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关系,而每一类散文的解读,都必须回归文本,把文本作为阅读的唯一中心。但是,掌握了各类型的相关知识要点,明确了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方向,对于把握散文的意趣,直达文章的思想内核就一定会有帮助。

  三、命题规律

  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近年来各地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尤其是2011年试题可以看出,散文阅读侧重于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词句的考查(理解含意,赏析意蕴)成了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三重”。

  材料选取上,突出“温暖”主题,注重精神提升,以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为主导,间以平和的小说,积极发挥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

  考点安排上,越来越凸显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2011年高考,上海卷、福建卷、天津卷、北京卷、四川卷、广东卷、湖南卷等考查了散文的阅读。试题侧重于理解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理解归纳内容、鉴赏艺术形式、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其中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既有主观题,又有客观题。在题量和分值方面,相对稳定,一般是4道题(广东卷是3题),分值15-25分不等(广东卷是3题15分)。试题的开放性将越来越强,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题型稳中有变。出现了一道综合性极高的探究题,对考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考点的对应上,着眼于鉴赏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的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都有涉及。在难度的控制上,渐趋稳定,有降低的趋势。

  四、整题阅读突破

  ⒈掌握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

  ⑴从文章整体入手,理清行文脉络。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其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的“形”,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神”与“情”。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长城》,作者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⑵研究背景,了解创作历程。

  散文通常是社会生活的折射,了解了文章的相关背景,就掌握了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2011年福建卷的散文阅读《走进腾格里》,解答这篇文章的题目就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了解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的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的内涵丰富。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了解了创作历程,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就不难找到题目的答案了。

  ⑶借助想象,体会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联想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之心了。

  ⑷掌握手法,找准突破口。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叙事散文讲究以小见大,注重形与神的关系;写景散文注重情景交融,把握其情与景的契合是解读的关键;咏物散文则往往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手法,理解其象征手法和抒情方式是解读的重点。掌握不同类型散文的表现手法十分重要。

  ⑸明确技巧,有的放矢。阅读散文,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⑤排比。⑥变换人称。不同的人称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用“我”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他”或“她”可以写出不同人的感受。⑦反复。便于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增强文章节奏感,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凑。⑧白描手法。能使文章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见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⑨用典。能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富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⑩寓庄于谐。能使文章行文活泼,幽默风趣。

  ⑹瞻前顾后,辨析句段关系。

  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关联。如2011年北京卷《祁连雪》文后设题: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面段落之间的关系。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⒉明辨试题类型,遵循答题程序

  类型一:考查“是什么”。主要包括“说说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某某词或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答题对策为:

  ⑴掌握语句的特点。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寻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或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和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⑵理解本义,内引外联。词语或句子的本义,即词语的词典义、句子的浅层意义。可先将词语的词典义、句子的浅层意义把握准确,然后联系语境对其本义进行引申。如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文后设置了这样一道题:“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这道题主要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答这道题,应把握“尽情的唱”得含义,理解其语境义,最后联系上文就可以知道。

  类型二:考查“怎么写”。主要包括文本怎样布局谋篇、思路层次如何安排、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等。答题对策为:

  ⑴明确谋篇布局的方法。散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想象、联想、象征、白描、细节渲染、反语、烘托、对比等。

  ⑵掌握基本的答题程序。考查文章谋篇布局、思路层次类题目的答题程序一般是:首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得出谋篇布局或思路层次的特点。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散文的结构层次主要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出结构层次,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其方法通常是从综合归纳各段内容入手,有主句的文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其次,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该特点的。

  考查文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程序一般是:①判定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②指出该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作用;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即表达效果)。如2011年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文后有这样的题目:“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道题是考查表现手法的。解答该题,第一步,要指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和想象。第二步,要回答比喻、拟人和想象的作用:使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得出结论。

  类型三:考查“为什么”。比如开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为何要这样处理等。答题对策为:

  ⑴掌握写作技巧的作用。散文的结构手法有伏笔、线索、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其作用为: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承上启下,首尾呼应,深化主旨,卒章显志,等等。

  五、考点纠错

  失误类型一:主观臆断、答非所问

  高考阅读题的解答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分析。有些考生抛开文本,不注重品味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感情,仅凭主观臆断、猜想或生搬硬套来作答,结果只能是谬以千里。因此必须谨记“答必有据”的原则,以具体语境为依托,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有学生粗枝大叶,在审题上犯主观臆断的毛病,造成答非所问的无谓失分。

  失误类型二:丢三落四、残缺不全

  “归纳概括”题是高考阅读题每年都要考查的固定题型。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答题时应做到要点全面、主次分明、切合要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出来,切忌残缺不全、主次颠倒、以偏代全。解答归纳概括性的题目要“左思右想”“上下求索”,从全局入手,从内容、思想、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抓中心语句,循主要线索,挖隐含信息。

  失误类型三:缺乏概括、不懂转换

  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胡乱地把原文中的词句照抄照搬过来就万事大吉。不能够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精简概括,不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把作者的意思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是造成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l

  失误类型四:表述不当、答案混乱

  有的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高,能读懂文章,但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有的答案使用反问句、有文采的抒情句来作答,华而不“当”;有的答案语句不通,表意不明,错别字多;有的答案无视规定字数,严重超字;有的答案杂七杂八堆放在一起。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训练中,学生普遍存在只读不写、善于抄录原文而不总结概括的现象。学生甚至个别老师都认为,只要能读懂文章,写不写都没有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何将筛选的信息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需要平时认真刻苦训练组织语言、变换句式、规范书写等能力。

  失误类型五:脱离文本、盲目拓展

  2009年开始文学类文本阅读多了一道具有较强开放性特点的探究性题型。这种题型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可以一题多解;答案涉及多个方面,是一种多元组合。答案不只是一个结论,还有可能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过程。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敢于思考,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答题者既要具备发展的眼光,又不能脱离文本盲目拓展。答题者最易对文本不管不顾,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因此要提醒学生注意紧密结合文本内容,逐条逐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