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高考品味散文语言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散文的语言往往令人回味无穷,同时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高考品味散文语言,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高考品味散文语言一

  散文解题指导——理解句子含义,品味精彩语句

  【学习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掌握语句理解类习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模式。

  【学习重难点】如何快速把握解题思路,并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指导:对散文语言的考查

  考纲要求: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鉴赏评价D)

  常见提问方式:⑴从语言运用角度,结合文章的主旨,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⑵某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应对策略:⑴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联系句子的上下文,找到答案;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准确理解其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反语的讥刺性等。

  ⑵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熟悉相关的术语,如惟妙惟肖、言近旨远、整散结合等。

  二、典例分析:恪守心灵的绿色 (《谋行天下》P211 )

  三、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停 靠 点

  李汉荣

  ⑴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可靠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己的心。

  ⑵商业不停地制造和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在诱惑小女生和小男生们慷慨地向时尚投去大量的眼球、激情和金钱之后,时尚制造者们很快又设计出另一些时尚,诱导新一轮消费狂潮。

  ⑶时尚的海滩上,堆积着多少狂热的眼球和激情的泡沫。

  ⑷浪潮漫过来又漫过去,被洗刷的海滩空空荡荡,而在高处,资本正端坐在豪华别墅的沙发上,清点潮水送来的巨额利润。

  ⑸这个商业的星球不会有什么奇迹和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或一个不太穷的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谓神话,不过是在财富的赌场上如何成功地进行巧取豪夺。

  ⑹房地产商说又为我们开发了一个天堂,等到你贷款购买了一处天堂的套间,住进去,才发现你每天的日出已被推迟了一小时,因为,太阳,被前面更高的楼房、更高的天堂挡住了。

  ⑺又据说盛产羊毛的草原是一个天堂,你长途跋

  高考品味散文语言二

  散文的主要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阅读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

  1. 树立主题意识

  2. 树立整体意识

  3. 树立思路意识

  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

  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

  4.树立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的信息。

  问题意识分两个层面:第一,初读文章时,要时刻想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什么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争取在短时间内总体把握文章。

  第二,再读文章时,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

  的。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

  第二,注意注释。有时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关注文中的显性指代语,思考它们的指代内容。在文章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既然这样、总之、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

  第四,利用中心句以及标志性的词语来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

  第五,确定区域,圈点勾画。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审题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基础

  1. 树立“赋分”意识

  2. 树立“提示”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写出正确答题,常常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明示”如“联系全文”“在第三段”等明确提示考生有效的答题区域。

  特别提示:“这样写”的考法几乎每年都出现,务必小心。

  3. 树立“意图”意识

  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却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任何一道题,命题人都有鲜明的命题意图。审题中明确了命题意图,就猜中了命题人想考我们什么,就能准确答题,避免了答非所问。

  4.树立“整体”意识

  高考某一篇文章的阅读题并不是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为了减缓设题的坡度,也为了考查不同等级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逐层渐进式地引向深入。

  在读懂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把几个试题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起读、一起研究。散文阅读都是简答题,一般不要看一道题目,研究一通文章,形成一个答案。

  散文的命题思路

  1、选文:情感丰富

  形象鲜明

  地域特点

  2、命题:朴实大方  题型经典

  题干清晰  提问明确

  角度多样  答案开放

  鉴赏增加  赋分较重

  熟悉出题类型

  1、“作用”题

  近年常出现实用类文本阅读,考题形式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题型: “……用意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1)修辞手法作用题

  ? 题型设置:针对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或段落设置考题。

  ——答题模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与内容结合分析,表现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效果。

  知识积累:掌握《高考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便于领会主题。

  (2)表达方式作用题

  题型设置:一般针对句子或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设置考题。

  答题模式: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现什么情感,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知识积累:把握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 。

  记叙 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顺叙:使事情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议论 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说明(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表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理清楚)。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抒情 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

  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起到揭示中心主题的作用。

  (3)表现手法作用题

  题型设置:考查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题模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现什么情感(意境,思想等)。

  知识积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

  悬念: 引起读者对事情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处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让读者感到妙趣横生

  渲染: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的本质。

  铺垫: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虚实结合: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4)重点句段作用题

  题型设置:针对文章中重点词、句子、重点段落设置命题。

  ——解题思路: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就问而答,如没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知识积累

  文中重点语句或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点:

  一是内容上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思考分析:①内容的充实作用;②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用等。

  二是结构上的作用:

  ①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②中间:过渡照应的勾连,承上启下作用;

  ③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作用。

  (5)人称变化作用题

  题型设置: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者称谓的变化设置考题。

  ——解题思路:结合考题内容作具体化分析其作用。一般从作者和读者的感情方面回答。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如“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2、鉴赏散文作品形象——直指形象(特征)

  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文中刻画的某某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作者描写这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3、评价散文思想情感——直指情感(主旨)

  作者借……表达了/寄托了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

  (一)本文有哪些“情语”

  (二)本文写了哪些人、事、物、景有何特点传递出怎样的情感

  4、品味散文语言特色

  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

  ——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5、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如《汉家寨》 。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引论(也叫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高考品味散文语言三

  教学目标 :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如:(1)高原景色的描写:

  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

  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3)第9段:楠木——白杨

  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

  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

  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

  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

  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

  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

  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四、关于语言组织:

  1.师:中考中常会涉及语言品味的题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品味语言,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品味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语言的组织。如:2003年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中有这样两种回答,你们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过于概括,不够具体。)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2.学生小结: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不能太概括,应具体。要做到:

  明确品味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出特定的作用

  五、牛刀小试,练习反馈

  六、小结。

28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