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高考乡土散文训练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高考乡土散文训练一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村子的气味

  李广智

  ①村子的气味是土生土长的。偌大的一块地方,一些人家聚聚散散地凑成一个村子,居然能有气味,没在村子里居住过的人,一定不会这样想,那是想也想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气味,可是一个人的气味,放在村子里。那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对村子构成威胁。村子不生活在一个人的气味中。

  ②村子里的气味在哪儿,没有人准确地回答你。那些气味藏起来,分散在树上,带在动物的身上,躲在土里。气味是村子里最隐秘的身体语言。它藏在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只是那味儿,不让村里的人,也不让外来的人,轻易嗅到。等到它想的时候,就钻进你的鼻孔,想不闻都不成。那气味就在村子里,在空气中弥散,你在一个村子里生火过日子,在一个村子里呼吸,就会闻到,无法躲避。那气味常借了风的脚,壮势。风这物,在乡下猖狂着呢!它把脚装在心里,不外露,想到哪儿,就到了。从村东到村西,从村南到村北,人须用脚走上半日,风这个家伙,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再大的村子,也不够风这个家伙遛一个弯的。那样,村子的气味就无处不在了,它像空气一样存在。

  ③其实,村子里最好闻的,一定是树木。在一个村子里,没有什么比树木更实在的了。只要没人阻挡,它就不择地方地扎根生长。这不像一个人,总要找个合适的地方落脚,实在没地方了,他可能就会到别的村子,别的地方生存。树木不一样,它在一个地方扎下了根,就会在那个地方拼命地长。长到没有人会数得清一棵树会有多少片叶子,没有人会数得清一个村子到底会有多少棵树。那时,树的气味将分布在整个村子里。清苦的杨树叶子味儿,清甜的槐花香味儿,清香的果熟味儿,在整个夜晚,在清晨的阳光中,在雨后的短暂寂静中,它随了风,钻入人的鼻子眼儿,进入人的心脾。那味儿是自然之气,人闻过了精神,为之气爽。只阳光现了,那味儿亦收了风脚,聚拢于树身。不是真的收了那味儿,白天里,人气重,那味儿嫌闹,不愿见生,抽了身,躲在树影儿里,等人近了,让人品。

  ④树的气味,总在天暖的时候缠人。这和村子里的牛羊不一样。村子里的牛们,羊们,还有驴们,它们是家畜,一年四季都和人走得近。它们几乎天天沿着一条道,从屯头走到屯尾,进入到村子里的某一处山坡地边,散成一堆黄物或其他颜色的物,不为别的,填饱自己的肚子,长它们自己的膘儿。那些牛啊,羊啊,驴啊,一年四季也不会张罗洗一次澡,家畜们留下气味,给异性闻,给晚辈闻,给屯人闻,让那条常走的道儿都染上一身的气味,经风脚带了,捎给村人。

  ⑤炊烟起了。那烟化成一匹马,飞上村子,想是奔去高处,被风骨挡了道儿,没了去处,索性折落村中,让一股淡淡的灶烟味儿游入村人的嗅觉。那味儿不似灶起时,百般呛人,必是被风嗅了,被树嗅了,落到低处,人只嗅到星星点点,让味儿寡淡了。那时,几个孩子正在村子里嬉闹,他们已从某个院子里飘出的香味,准确地推断出当顿的饭菜。那是饭菜的香味传给他们的心机,他们不回家看灶台,凭味儿就能推断出啥饭菜。这也会让一些人准能按时回家吃饭。屋里的人疑惑那人时间把的准,问话。那人笑出一脸的神秘,风把味儿偷偷放出来,让人先尝了。

  ⑥村子的气味,常常让人琢磨不定。它总是随着树木的变化和人畜的行走,任意改动。这也让我时常对村子之外的任何一个村子产生好奇。为了满足我的好奇,我曾居住过许多的村子,它们有的被雨后的土腥味儿围裹着,有的飘满了水塘的鱼腥味儿;有的吹满了海水的咸腥味儿。它们好像都和我们村子的气味不一样。我常常想,在另外某一个地方,会不会有一个和我们村子的气味一模一样的地方。那样,我在另一个地方劳动,行走,即使长久地居住下来,都不会感到任何陌生。我会以为,我仍居住在原来的村子,那些平时在村子里的所有气味,会在想让我闻到的时候,准确无误地钻入我的鼻子眼儿,进八心脾。那么,我将不再想家。

  (选自《散文》2006年弟2期,有删节)

  1.从全文看,村子的气味有哪些特点?

  2.(1)请解释“气味是村子里最隐秘的身体语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为什么说“其实,村子里最好闻的,一定是树木”?

  3.在文中,作者说树的气味“不像一个人”,“和村子里的牛羊不一样”。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4.简要分析“风”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土生土长;②无处不在;③树的气味在天暖时缠人;④炊烟的气味引导人们回家;⑤让人琢磨不定。(答对四点即可)

  2.(1)村子里的气味躲藏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村里村外的人不能轻易嗅到它。

  (2)因为树木实在,在村里扎根生长;树的气味是自然之气,弥漫在村子里,随风让人闻,供人品。

  3.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树木只在一个地方扎根生长和在天暖时缠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村子里树木的气味的喜爱、赞美之情。

  4.风把村子的气味吹往村子各处,将树木的自然之气给人闻,让村人嗅到炊烟的味道。这就构成了一条行文线索,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从内容和形式作答)

  高考乡土散文训练二

  乡土散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只要和故乡、乡村有关的散文都可以划归此类,它即可以记叙为主,也可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覆盖面很宽。这类散文主要是以对乡村的景物或风物的描绘或表达对乡村生活和风物的热爱,或表达对乡村的神情思念,或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或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深度思考,或以乡村生活来侧面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和浮躁。表达的观点往往是多元而复杂的。

  乡土散文多取材当代散文,因为当代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更加尖锐,乡村正在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其固有的色彩,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正在变得复杂而且世俗。其固有的朴实更容易引发现代人对城市浮躁生活的厌倦。于是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怀念成为现代都市人生活中一个美好的寄托,乡村成为人们的精神净土。正是这类散文的多义性和具有的现实意义,给命题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命题空间,并且乡土散文以其自然朴实的文风给人以熏陶,以其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内容贴近社会,便于考生理解,因此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就近两年的高考而言,2006年有四套试题直接选用了这类乡土散文,比如四川试题《乡村的瓦》、重庆试题《说村落》、全国《阳光的香味》、全国《绵绵土》、江苏试题《一幅烟雨牛鹭图》,2007年同样有几套试题选用乡土散文,如江苏试题《麦天》、安徽试题《乡村的风》、湖北试题《日月行色》、福建试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还有一些作品明显带有乡土文学的痕迹,比如广东试题《泥泞》、全国试题《总想为你唱支歌》等。乡土散文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热点类型文章,仍然有其引导作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乡土散文主要是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间以少量的客观分析题。主观表述试题在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类试题选材上多关注语言生动而且描写细腻的乡土散文,命题的角度更趋多样化:语言生动的文章可以从语言鉴赏和表达技巧赏析等角度命题,而且生动的语言大多内涵丰富,可以从理解文章关键词语和重要语句的角度命题;描写细腻的文章则可以就描写技巧和形象赏析角度命题。命题者往往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我们既要在作品阅读中把握乡村生活的贫困、愚昧、落后、封闭的历史与现状,又要明确乡村文明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因此只有具备辩证思维才能对这类散文把文章理解的全面透彻。

  阅读理解乡土散文的特点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基础,那么具体操作这类试题必须具备两种意识:

  一是整体阅读意识,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阅读,把所有题目纳入整体阅读的范围。

  二是中心意识。准确理解全篇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思念,或是热爱,或是遗憾或是珍惜,对问题的思考不能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三是文本意识,即所有题目解答必须立足于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文体特征,回答问题不能仅仅堆砌名词术语或文中词语,像其他文学作品阅读一样立足语境,结合内容分析概括。

  就具体考点而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点态度类试题

  这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观点态度类试题主要需要准确把握文章中议论性、抒情性语句。乡土散文往往以描写为主要内容,议论抒情性的语句是作者直接抒发观点、态度、感情的钥匙。比如《乡村的瓦》结尾:“睡吧,孩子。这叫归乡。”就是直接抒情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灵魂归乡的愿望,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思路结构类试题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思考:

  (1)抓题目题目或是写作对象,或揭示文章线索。如果是写作对象的要看哪些地方是直接描写该对象,哪里是间接描写,这样大体分清层次。如果写作对象是文章线索的则直接以此内容探究文章思路。如《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的“落叶”就是全文的线索。

  (2)抓取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段首或段尾,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段落核心,理解文章整体思路就很好解决了。

  (3)抓住中心话题如果中心句并不明显,则直接去寻找中心话题,某些段落讲述的是同一话题就划分为一个部分,这样做也能比较容易得把握思路。

  三形象鉴赏类试题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抓特征明确形象特征是鉴赏的基础,往往特征在文章中的描写揭示并不集中,因此要学会善于将不同的特点进行筛选整合。

  (2)明确写法在明确了特征的基础上要学会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主要是描写技巧,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分析作用作用包括结构上的作用和主旨表达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有承上启下、铺垫、渲染、烘托、照应等,主旨方面的作用往往是形象的意义,此点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具体分析。

  四语言品味类试题

  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词语或重点句子的修辞手法,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语句反映了事物的什么样的基本特征。

  (3)分析表达的主要的思想感情。

  (4)概括描绘性语段,阐释议论概括性语句。

  高考乡土散文训练三

  例文及分析

  大地上的雕塑

  石绍河

  我在阅读近期出版的几种不同类型期刊时,惊异的发现,封面都是登载的梯田的风光照片。那清晰优美的线条,那恢宏磅薄的气势,那绚丽灿烂的色彩,令人兴奋而震撼,看后久久难忘。原来我熟视无睹的梯田,竟有这般庞大的雕塑之美。

  我家的吊脚楼建在一面山坡的半腰里。楼前屋后全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漫山遍野舒展开出。出门回家,都要从梯田曲曲弯弯的田埂上走过。我熟悉这些梯田的角角落落,哪条田埂有多少步长,哪丘田里黄鳝泥鳅多,哪块田里水生蔬菜嫩,我想都不用想就心里有数。

  我是一个好静喜独处的人。小时候,我常常面对着梯田,坐在石头上托着两腮,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和梯田作着无声交流。我听见无穷无尽的弧线,像优美的线谱,在微风的弹拨下,汨汨流淌出悦耳的乐音,乡亲们和着这仙乐,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调或唱着情歌。我看见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像无以数计的魔镜,在暖暖阳光的映照下,亮晶晶,明晃晃,把整个山寨照得山光水鲜,人靓物美。我还看见,乡亲们把梯田当作稿纸,用灵巧的双手,将翠绿的秧苗栽成一行行立体的诗句,让贫困的生活添了好些诗意,也让梯田带着一身浓浓重重的色彩和我们朝夕相处。

  梯田不仅仅是养活我们的一块土地,她更是一种天地之大美,一道文化的风景。梯田的美是流动的,随着季节变换而变换。春天的梯田像少女,爱照镜子,爱哼哼唱唱,爱把身体的曲线裸露给人欣赏。风儿沙沙是她甜甜的蜜语,水波漾动是她柔柔的双眸。夏天的梯田像新娘,戴着翡翠,披着绿绸,浓妆重彩,满脸喜气。她躺在新婚的大床上,敞开宽阔的胸怀,任农人尽情宣泄生命力,把一粒粒种子,把一个个希望播进她的体内,无数粒种子在体内发芽、拔节、打苞。秋天的梯田是孕妇。金黄的原野,丰腴、厚实、饱满,让人感到富有和兴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秋天的梯田,是最让人期许盼望的季节,是乡亲们最隆重最甜蜜的日子。在金黄的色彩里,人们看到了土地对他们的恩赐,怀着一颗颗感恩的心,手握镰刀走向梯田,接生那期望已久的金娃娃。冬天的梯田是母亲,肤色虽然有些黝黑,表情尽管有些沉默,但线条还是那么明媚,情思更幽远,幻想更绵延。天上飘起雪花,梯田穿上了暖暖的棉袄,盖上了厚厚的棉被,悄悄地让油菜、小麦和紫云英在她的怀里取暖睡觉,生根长叶。梯田是一座需要静静欣赏的雕塑,是一首需要慢慢阅读的诗歌,是一幅需要细细领会的绘画。

  我敢肯定,在有人定居在这里之前,不可能有梯田,是我们的祖先,因为生存的需要,一代代,一辈辈慢慢开垦出来的,经年累月,就有了这规模。这里最老的梯田,恐怕有上千岁了吧。古人是有长远眼光的,他们为子孙留下了可耕种的土地。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想像着当年开垦梯田的壮举,有人披星戴月,有人迎风沐雨,有人夜以继日,有人代代不息,他们用锄头、用木棍,甚至用双手,一点点的雕凿着大地,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他们用生命改造着生存环境,却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奇异的文化,建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梯田把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她不是单一的风景,她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更主要的靠自身的出产养育了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梯田和人的关系更紧密,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味。梯田不仅生产五谷杂粮,也生长文化,生长民歌,生长爱情。我曾经骄傲地说过:我的乡亲天天生活在文化里,他们都是名符其实的文化人。

  后来,我离开家乡进了小县城,整天住在水泥楼房里,心里却牵挂着山坡上的梯田。但近年青壮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田地荒芜了好多,祖宗留下的梯田正在慢慢损坏。去年夏天,年过古稀的父亲进城来,说是一场暴雨,把他承包的梯田毁坏了多处。我说赶紧找人修补一下。父亲摇摇头:“我种不动地了,修补好了也无人种。”尽管荒着,总不能让梯田在我们的手里毁掉。说不定,再过好多年,我为之骄傲的梯田,就会支离破碎,到不知见了祖先怎么向他们交代。

  我们的祖先凭着聪明才智,为我们创造了这部大地雕塑和世界名著。当今的人,应该站在梯田里,好好去阅读这部经典,思考她深沉而永恒的主题。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7年第一期,有删节)

  1、第一段重点写作者阅读梯田上的风光照片有什么作用?

  答:

  2、文章把梯田称为“大地上的雕塑”,意在表现梯田的哪些特点?

  答:

  3、文章中梯田被描绘得生动形象,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三、四段中各举一例加以赏析。

  答:

  4、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1 梯田的风光照片直接呈现了梯田的壮美,为后文的直接描写梯田做了铺垫;2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讴歌了梯田的美丽。

  2、1 梯田具有流动之美,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换。2 梯田是天地之大美,是一道文化的风景,增添了生活的诗意。3 梯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具有人情味和文化味。

  3、如第三自然段中“我听见无穷无尽的弧线,像优美的线谱,在微风的弹拨下,汨汨流淌出悦耳的乐音,乡亲们和着这仙乐,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小调或唱着情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梯田的曲线美,表现了乡亲们劳作的快乐和“我”对梯田的热爱。另如“我看见灌满山泉水的层层梯田,像无以数计的魔镜,在暖暖阳光的映照下,亮晶晶,明晃晃,把整个山寨照得山光水鲜,人靓物美”等语句,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四自然段中“天上飘起雪花,梯田穿上了暖暖的棉袄,盖上了厚厚的棉被,悄悄地让油菜、小麦和紫云英在她的怀里取暖睡觉,生根长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梯田的温情,呵护着生命的茁壮成长,表达了作者对梯田的由衷赞美。另外还有对其他季节的梯田景色的描绘,指出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并赏析,也可以。

  4、1 对梯田被毁坏而无人修补的伤感之情。2 对梯田无人耕种而荒芜的沮丧之情。3 对梯田命运和梯田文化命运的忧虑之情。

2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