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不能把语文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注重技能的训练、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进而能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怎样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谈习惯养成和具体要求,先要对语文作业有个新的认识,语文最重要的作业一是课外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二是积累词汇和素材以及练笔。只是为了考试而训练的那些题目,尤其是大量机械重复的题目,平常没有必要做,在一定的时候集训一下就够了。因为你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可以轻松对付考试。
第二要对语文教材有新的认识,语文素质的形成,光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功夫在书外”,但是教材又是你千万不能忽视的,因为课堂教学教材还是主要的载体,课外学习是在课堂学习形成的能力基础上的延展和提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语文课堂的认识:语文素质的形成靠积累、感悟和运用,一堂堂语文课就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训练,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你错过一两节课也许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你荒废N节课,甚至在课堂上长期处于麻痹状态的话,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有了这些认识,现在来看我们需要养成什么样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什么具体要求?为了清楚,先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讲。
一、“专心”“择要”的听话习惯。
生活中要学会倾听:交谈时不能无端打断别人说话,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听话要用心领会别人话里的意思,学会抓住主要信息。别人谈话时,只要不涉及隐私,如果你注意听并且思考的话也会学到不少东西,有些人说话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有些人说话睿智,闪烁着理性和逻辑的光芒;有些人说话生动,优美而有文采;有些人说话俚俗却并不低级,就连泼妇骂街你也可能听出玄妙……
接触广播影视等等声音媒体时,也要善于捕捉主要信息,听出其中的玄机和学问。
当然,我主要讲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听。首先要学会听老师讲,老师讲的多是知识性的总结和思维的启发,情感的诱导,文辞的感悟,还有许多对同学们发言的点评。为了保证全体同学的学习效率,也是对老师个人的起码尊重,老师在讲的时候,你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这是基本要求。
然后是思路跟上老师的节奏,知识性总结该做笔记的要做笔记(具体的笔记为了便于提示,老师都有统一的要求);思维启发部分必须认真主动地思考;情感诱导和文字感悟部分要领会于心;对同学们发言的点评更要注意倾听并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评价。
课堂上还有很多同学们讨论和发言的机会,讨论时积极参与,仔细倾听小组的意见;同学公开发言时同样全班要肃静,这也是出于对整体课堂秩序的维持和发言同学的人身尊重,别人发言时你专心听,听明白意思,并在头脑里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有序”“得体”的说话习惯。
如何说话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门精深而有用的艺术。言为心声,说话本质上是内心素质的体现,但也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养成良好习惯。说话首先要有序,语无伦次是大忌。有序包括时间空间先后以及因果主次等等逻辑,言者思路清晰,听者就易抓住要点。说话得体是很重要的,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哪怕同一个意思,也要有不同的表达才算得体,是委婉谦敬还是真诚直白,是尖锐批判还是风趣幽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女生胖点,有人说,“好肥啊!”有损人格尊严的不得体;期末考试,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后,要求同学们将书本等物放到指定的地方,一位对作弊有所准备女生故意拿腔作调地说:“要不要把衣服也给你拿上来……”不看对象也不顾自尊的不得体;邻居妻子去世,办丧事时,竟然有人这样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分场合的不得体……
在某电影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要扮演《焦裕禄》获奖的李雪健说几句话。他说的是“所有的鲜花和荣誉,都给了傻小子李雪健,而所有的苦和累,都给了焦书记……”李雪健之言,谦虚得体,赢得了满场的掌声。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不断侵入我领空。我空军凭智慧击落了美机,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在一个外交场合,有记者问,你们是怎样打落美国先进飞机的。外长陈毅哈哈地笑说:“这很简单嘛,我们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陈毅的话,既回答了问题,保住了对方的面子,而又巧妙地绕过了问题的核心,保住了军事机密。可谓机智巧妙又得体。
关于语言运用,是要纳入考试范围的,当然,平时与人语言交流更应该留心。
三、“精读”“博览”的阅读习惯。
读书要学会选择,有些书要精读,比如,教材中的多数篇目,课外的经典名篇,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益处较大的作品,能开启智慧熏陶情感自己又感悟很深的作品,都是要精读的。光精读还不够,我们需要博览群书,广泛吸取有益的养分,拓宽眼界,提升阅读和思考能力,并积累文辞和素材,为练笔做准备。
这里要特别谈到朗读。很多人对朗读是认识不足的,而它相当重要,对记诵、语感尤为有用——记忆和感悟,不是大脑所独司独占的,眼睛、耳朵、口腔、喉咙、舌头都有记忆和感悟的功能!朗读是全身心感觉的调动。
比如你现在背诵先前的有些诗文,为什么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并且口腔、舌头、喉咙等能自然协调的习惯运作,这就是它们也能记忆和感觉的奇妙表现。所以大家在早读课中,在一切有机会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充分调动口耳喉舌各器官全部运作,读得毫不顾虑,读得旁若无人,读得尽情沉醉。
四、“真诚表达”“长期坚持”的写作习惯。
除了作文训练,我这里着重讲的是平常的练笔。有一本教育专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被誉为风靡欧洲的家庭教育圣经,他的快乐教育思想奠定了美国近一百年来的人才优势。这本书其中一部分讲到快乐写作: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
热爱真理,谦卑的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如果说写作有什么法则,这就是法则。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认为没有比这段话对写作的实质和奥妙表述得更清楚的了,里面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理念是:找到自己的语言(只有自己的语言才是动人的,也只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才能快乐而自如地表达);仅仅是把回忆变成文字(你的记忆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很多东西经过记忆的过滤更适合文字表达);不要让语言潜能妨碍孩子写作(会说就会写是个误解,只有懂得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才能写出好的文字);
把写作变成自己的事(你写作是要表达真实的自己,这样你会感到想倾诉的很多,不吐不快。你能把写作看成自己的事情,想倾吐的时候就拿起笔来,这样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让写作无处不在(快乐写作有个小秘密:其实就是对什么是写作的回答。“写”是记录,“作”是创作。
“写”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记录在纸上;“作”就是使这种记录有恰当的体裁、形式、文采。“写”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使所写的东西具有感染力、说服力。这样理解之后,你会觉得写作挺容易,也挺广泛,它无处不在。要习惯以各种方式来写:如摘记、墙记、信、日记、故事本……)
只要真诚表达,长期坚持成了你的写作习惯,实际上你已经找到人生的一大乐趣。套用孔庆东说的,你不下笔如有神反而会成为怪事。我会要求你们准备专门的练笔本,你可以把你的本子整得有个性有创意,你的文字必须是你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我要做的就是呵护你们每一点灵光闪现,每一星智慧火花,每一滴真情流露……直到你们成长为自己。
你们应该已经注意到,刚才说的所有习惯中,都有独立思考、用心感悟和点滴积累的内涵,所以我还要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一下这三个使人终身受益的习惯,它们有助于你学好语文,也伴随着你的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