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进度计划
语文进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一切工作以“有利一切学生发展”为本。
2、继续以教育创新、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核心,以课改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师生与新课程并进。以新课标观念为先导,以教师角色、行为转变为特征,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归宿,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保质保量的完成六年级教学任务。
二、总的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语文进度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贯彻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个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控制,使之要求合理,容量适度,以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的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汉语拼音”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等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
(3)读能说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55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9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全班53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7人。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准确。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部分学生能认少量汉字;个别学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五、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3、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4、“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5、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语文进度计划三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女生19人,男生16人。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养成了写、读、背、的好习惯,具备了初步的观察、阅读和表达能力。学生识字、写字及初步的阅读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由于特殊原因,学生的钢笔字的书写需要加强,这点在这学期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争取写出手漂亮美观的钢笔字。同时,极小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亟待提高,继续加大对他们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合教学大纲,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勤于阅读,加强积累,结合句、段、文理解字词义。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加强指导,让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字的结构,书写认真、规范、美观大方。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好习惯,(结合自己的市级科研课题——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要继续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教学生学会读书,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练习”四部分组成。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8篇。每个单元安排“练习” 1个,共8个。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习惯篇”的要求是:“自主预习复习”、“ 认真完成作业“以图片方式呈现,有序而又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指导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6篇。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如《李广射虎》《菩萨兵》;也有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课文,如《雪儿》、《赶海》;有介绍风景名胜的,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如《恐龙》、《海底世界》等。以上特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并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共安排生字388个,其中要求写的143个,每篇课文安排生字21个,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
3、习作: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8课。习作教材仍然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既有看图作文,也有学写日记,还有编写童话等等.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每次习作均让学生从几个题目里任选一个,或者自己另外选择内容,题目自定,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以利于激发学习习作的兴趣与欲望,不断增强他们表达、交流的积极性;教材安排了一定的例文,主要是片段,且基本上根据同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改写而成,十分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实际。
4、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实践能力。
本册重难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阅读理解,难点是习作。
一、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还要能联系实际,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如:在教学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美在哪里,再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生活之美;读写结合,将课文的语言、段落结构形式,正确、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口头或书面交流与表达中去,在口语交际、习作及日常交流中,随时提醒学生应用文本中的词句。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习作:
小学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主要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入手,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从模仿“例文”入手,以说写片断为主,指导学生写好片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例如:《习作1》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观察例文图。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交流,然后读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的,分析例文的写作顺序,如何分自然段。再读习作1的要求,根据要求观察教材所提供的两组图画,说说每组图画的意思,把每组图的意思完整的口述一遍,按习作格式写下来就是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写到作文本上。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准确认读388个生字。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5)使用钢笔练习书写正楷字,做到端正、规范。
3.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分角色朗读指定的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践,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学习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美诗文不少于10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4.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6)完成课内习作8次,小练笔8次。
5.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并能简要转述。
(2)能用普通话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态度大方、口吃清楚、有礼貌。
(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6、综合性学习。
能围绕主体,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利用书刊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能在小组或班级内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开展参观、访问、表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根据新课程观念谈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创造思维的培养、评价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内外作业设计等)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结合本人及学校的科研课题),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面的策略去应对。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精心培养。结合“自主预习复习”、“ 认真完成作业”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书写时,随时强调“三个一”随时纠正学生的读写姿势,常抓不懈。
2、字词结合: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识记方法,让学生掌握主动识字的工具——随时查字典、词典。学生在自主识字、趣味识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字词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认读字词,让学生把在读书、看报、街头广告、参观中遇到的生字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或词典、问别人等途径,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增加积累。
3、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第一、有目的地安排于阅读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课文时代背景的课外阅读材料,使之服务于阅读教学,即把阅读教学的课前预习与课外阅读挂起钩来。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第二、有目的地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中阅读与所学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使之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从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难点,疏通学生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即把阅读教学的课中教学指导与课外阅读指导结合起来。
第三、有目的地延伸与阅读教学之外。教师指导学生课后运用阅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及读书方法去举一反三,独立读懂课外阅读教材。即把阅读教学后的学法运用体现在课外阅读中去,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目的。
4、习作指导:小学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主要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入手,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从模仿“例文”入手,以说写片断为主,指导学生写好片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例如:《习作1》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观察例文图。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交流,然后读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的,分析例文的写作顺序,如何分自然段。再读习作1的要求,根据要求观察教材所提供的两组图画,说说每组图画的意思,把每组图的意思完整的口述一遍,按习作格式写下来就是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写到作文本上。另外,继续加强课外阅读以及古诗词的积累,结合学校的大阅读以及区四月份举行的“想象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及写作能力。
五、全册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