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学好语文
学好语文的方法:学会去思考体味
语文学习不要学答案,要学会去思考、体味。许多同学在语文学习上也很用功,上课老师讲的东西全都记下来。文学常识、生字词语、段意、中心、写作特色甚至对“我们”的启示,一样不落,全盘接收,并且在早读的时候背记。这就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语文学习固然需要背记,但是一味地背记,恰恰说明了方法的僵化。老师给出的东西只是老师的理解,甚至只是教参的理解,很难说它就是最好的理解。背记那个并非最佳的理解显然是对脑容量的浪费。每个学生都要有探求最好理解的这种热情。要深透理解就需要深入思考、体味。大家都在小学学过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都觉得写得好。可是,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有人说,这首诗写出了杜甫初到蜀地,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心情愉悦,所以一反愁苦之态,写出了明丽清新的作品。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答案。可是,当老师课堂上讲的历史背景忘光了,甚至杜甫的漂泊经历也被忘记了,我们还是觉得它好,为什么?有谁仔细想过?有人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这首诗之所以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不仅是我们为杜甫的解脱而高兴,还因为杜甫在这首诗中写出了一种普遍的“满足感”。大家想,如果杜甫只是写自己个人的感受,如何能够有穿透力?正是这种人人都有体验、能够让人愉悦的“满足感”让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现世生活,产生了“满足”的快感,人生也一下子由沉重变得轻快了!这个答案显然要比前一个答案高明。
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学会思考体味。不思考、不体味,语文学习就是老在吃“别人嚼过的馍”,这样必然让人倒胃口,失去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学生得到的是“二手”体验,这就相当于自己不去谈恋爱,只让别人讲讲自己的体验,这不是太可惜了吗?真正投入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动情的,应该是浮想联翩的,应该是不忍释卷的。可是,我们许多同学翻开了语文课本,就是一副恹恹欲睡的神态,何谈体验?要学好语文,就要从改变读书的精神状态开始,不要认为这是负担,要把读书当作一种艺术享受,主动去体味里边的感情,主动去思考里边的思想,主动去学习写作的方法。这样语文学不好才怪!
学好语文的方法:分清娱乐和学习
在理科学习里,娱乐和学习界限分明。而在语文学习里,许多同学把娱乐消遣当作了学习,导致的结果是读了很多书,语文学习依然原地踏步,甚至被荒废了。这些同学不明白,他在读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把书当作了消遣娱乐的工具,读书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消遣娱乐的过程。那么,消遣的读书和学习的读书有何差别呢?首先,两者的目的不同:消遣是为了打发时间,娱乐自我;学习是为了提高修养,改造自我。既然是为了打发时间,娱乐自我,所以阅读就只讲求有趣、搞笑、刺激、合我所好,这样,必然走向滥俗,品位不高,日久,则心灵污浊,迷失自我;如果是为了提高修养,改造自我,所以阅读就一定会不畏艰涩、圈点札记、思考质疑、梳理、注解、评论、总结,博观约取,以求超卓,这样,必然走向进步,日久,则眼界开阔、思维缜密、胸中所怀气象万千,自成大家。求娱乐必然图轻松,劳思费神的事情肯定不做;求进步必然不畏艰辛,轻浮省力的事情必定不为。说简单些,一个只看恐怖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人肯定不会动笔去写什么感悟,因为只有感觉,没有思想产生。而那些读了许多大部头名著的人,一定会在密集的思想轰击下,启动自我思考的核聚变,他和这个世界交流、辩论的愿望一定会促使他拿起笔来。一旦看清了这之间的差别,就可以发现,许多同学所谓的“热爱读书”“喜欢读书”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罢了。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兴趣的层面。兴趣是入门者的天使,但要把终身的幸福托付给兴趣,显然是不可靠的。所以,要早早超越兴趣的层面,从修养的高度去读书,这样才会有方向,也才会使阅读产生价值。
那些还在早读的时候痛苦于背诵的同学要注意了,你的语文肯定不出色。 当你心中充满怨恨地去背诵的时候,你只不过是在完成任务,何谈感情、思考的投入?又怎能高效记忆?又怎能铭刻于心?学习都是艰苦的事情,只有投入之后才会有回报,你连投入都没有,怎能得到回报?幻想而已。
学好语文的方法:培养思维
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思维。一流的学习语文的人把语文当作工具。 二流的学习语文的人把语文当作知识。三流的学习语文的人认为语文没用。 语文提供文史知识,但那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目标。知识可以储备,可以利用,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就会变成碎砖零瓦,一盘散沙,是毫无用处的东西。语文教给我们的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和锤炼思想的方法。比如,同是学习《老子选读》,有的同学读课文的时候看老师在不在,老师在了就读,老师走了就停下来;有的同学把生字弄懂,句意弄明白,还概括出来每一则讲什么,弄完了才停下来,感觉挺有成就;而有的同学在做了以上工作后,跟“有无相生”四个字较上劲了:老子说“有无相生”有道理吗?道理何在?我能举出例子吗?能举出例子才说明我理解了。我举的例子跟老子举的例子是同一类吗?如果是同一类,说明我还没有触类旁通,还要再思考,这个道理还有用吗?对我的人生成长有何借鉴意义?……他一个早读所得东西比无心之人一年的长进都多,更何况,一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开悟,只是在责怪:什么破书,选这样的东西让人读;什么烂老师上课不讲故事,专讲些没有的东西!殊不知,在形而下的东西中蕴藏着形而上的智慧,没有经历形而下的汰洗是得不到真经的。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自然世界更为繁复奇幻的感情世界,我们发现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思考世界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东西一定会无形中影响我们的感情世界,修正我们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独有的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这才是语文之大用!
看过“学好语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