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说课稿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第一段交待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是全篇的总领。第二段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是文章的重点。第三段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第四段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一是清晨的升旗仪式,二是节日的热闹景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 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 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4. 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弄清天安门广场几个建筑的方位。
2. 理解广场令人向往的原因和国旗与旭日同升的含义。
教学准备:
挂图,录像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内容,借助图片与录像感知天安门广场的雄伟气魄,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各个方位。。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激发学生对天安门建筑的热爱和憧憬。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或录像导入
简介“天安门”。(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⑵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2.检查自读情况。
3.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读通课文。
重点读好如下句子:
①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②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小结读书情况。
三、回归整体
1.完整而正确的读完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指导学生概括的方法。)
2.小组讨论: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纠正,帮助概括。
3.概括大意。
第一段:(1)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段:(2-3)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
第三段:(4)写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段:(5-6)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四、总结课文
五、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读通、读熟课文。试背第4—6自然段。
2.课后找一找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文字、录象片段或别人的介绍等资料,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6自然段。
2. 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绘画等形式了解广场的方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回忆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回忆本篇课文的分段及各段段意。
二、学习课文
1.围绕中心句学习课文。
⑴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天安门广场的特点?
(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齐读课文第一节。
⑵通读全文,完成课后练习4,让学生对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有形象的了解。
⑶你觉得课文那些方面能表现它的这个特点?带着这个问题先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同桌讨论,交换意见。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课文的段落。
一学习第二段
⑴作者在2.3自然段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那些词可看出来?
⑵你能否用箭头或其它方法标出作者游览地方的顺序?
⑶文中那些词语最能说明这些建筑物的特点?
⑷指导朗读课文。
⑸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㈡学习第三段
⑴快速轻声读课文,你能读懂什么?(结合朗读及录象让学生充分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⑵齐读
⑶小结写法。
㈢学习第四段
1.观看录象,欣赏升旗仪式。
2.读课文第五段最后一句,简介其中蕴涵的深层含义。
3.出示挂图,仔细观察,准备介绍天安门的另一大特色—夜景。
4.“象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5. 练习背诵课文第四小节。
三、作业设计:
用简笔画画出天安门几个建筑的方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课文。
2. 流利地背诵课文5——6小节。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3. 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意思。
4. 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这节。
二、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结合挂图,自由感情朗读最后一节。
2. 节日到来,白天天安门广场什么样?夜晚天安门广场什么样?
3.填空读:
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 ),( )。无数盆鲜花组成( ),把广场装点得犹如( )的大花园。入夜,( ),( ),天安门广场(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 ),( )。( )与( )辉映,( )伴( )齐飞,天安门广场( )起来了。
三、总结课文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进步。我们是未来社会的希望,未来社会的脉搏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需要我们去兴建!!
《天安门广场》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天安门广场》,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领全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第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分别介绍了天安门、金水河、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具体位置和壮观景象,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第五、六自然段着重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特别是第六自然段通过对节日天安门广场的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节日天安门广场的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热闹沸腾,读来如临其境,令人心驰神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和他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以及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课语言特点与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的学习特点,我将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朗读法。
新课标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平时课堂中需要练习提高的一个训练点。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我想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读中悟情的方式,让学生读出热爱天安门,热爱祖国的情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针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安排学生个人自由阅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以达到课堂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全体的互补。使学生深入对文本的认识,激发内在的情感。
2、想象法。
新课标提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根据文章内容,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开国大典时的情景,节日时广场的热闹气氛展开联想,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对于新中国的意义和它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准备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达到能正确、流利阅读课文的目的。在读准、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主要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找找概括写出天安门广场位置和特点的句子,然后抓住“中心、宽广、壮观”等词语,体会其特点,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读,也让学生对天安门有个总体的印象。】
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我主要采用读、圈、画、议、练、读的方式让学生理清广场建筑物地方位关系。
首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边读边圈注一些方位词,然后画出天安门广场周边的示意图,构建天安门广场的示意图,画好后可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看看谁画的最符合课文中的介绍,议论结束后完成课后的练习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观来进行介绍,这也是对朗读的一种即时训练。那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同时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形象产生清晰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学生介绍天安门时,更加可以抓住重点词语“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雄伟壮丽”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装饰的华丽,并及时指导朗读,其他建筑也可用类似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抒发内心的热爱、赞叹之情。结束朗读训练后我还会穿插有关按照方位循序的写作方法。【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样,这样的设计业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按照方位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有个难点需要突破,那就是让学生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象征的意思。然后针对难点提问,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接着让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引导他们发现开国大典在这里举行,新中国在这里诞生,这也使天安门有了特殊的政治地位,再带领学生回到文本,通过具体的词句来体会,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抒发民族自豪感,那么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也可以带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以读促讲,抓住“无比向往”让学生感受天安门广场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政治地位。最后再结合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一读为主,读中促悟,通过朗读来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天安门的特殊地位。】
教学五、六自然段时,这里又有一个难点,就是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当然我不会一上来就和学生来理解这句话,我会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提出要求: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通过阅读看到的画面,这里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抓住时机出示有关升旗仪式画面或视频,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让学生再来说说看着这样画面,听者雄壮的国歌,你的内心怎么样?想说些什么?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五自然段。在学生情感有所感染的基础上再回过来解决第五自然段地难点,这一难点的突破,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感受那一刻的庄严和神圣,再对比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这里也可以出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找到不同之处,再来理解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含义,这里可以提问:五星红旗代表什么?你对太阳又有什么特殊的理解?太阳又象征什么?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太阳一同升起?一系列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将五星红旗与太阳联系起来,我觉得这里学生能比较有道理的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不要用机械的答案去匡死。难点解决了,再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去感受天安门广场在节日时热闹的场面,这一小节我会采用导读的方法,让学生先齐读这一小节,再出示节日时天安门广场的热闹场面的视频或图片,观赏后马上提问:节日时,天安门广场又是怎样一种景象?你觉得这样的场面怎么样?引导学生感受广场在节日时五彩缤纷的景象和入夜后热闹的场面。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这种场面的热闹、喜气和祥和。当然,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比喻句和对偶句,通过这两个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对节日时的广场产生向往和喜爱之情,在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这里可以采用赛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评,我再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在这种朗读气氛中再让学生齐读,应该会读得更好。【这一环节,我预设了很多,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课文,认识天安门广场,由此爱上北京天安门,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来突破本课的另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看了“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