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说课稿

时间: 子文2 语文学习方法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出示以下四组词语:

  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劳累 水罐竟然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绊倒哀哀地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涌出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中,有哪些字的结构是一样的?

  左右结构:渴凑咽唾沫涌舔罐

  上下结构:累竟忍

  重点指导:“渴”、“舔”、“罐”(相同点:左窄右宽)“累”(下面不是“系”),其它的字自己练写。

  3、通过上面的四组词语,分别练习复述课文每段内容。

  二、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练习讲述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三、续编故事

  1.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2. 指名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四、拓展阅读

  互相介绍自己曾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七颗钻石》说课稿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 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在能力目标上,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读中识字、写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遭受过一次特大的旱灾,接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生活在这里,你最想得到什么?

  2、师:是的,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她找到水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1)开火车读生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看,老师让生字带着它的朋友一齐走进了咱们的课堂,谁能读一读?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读一下,再看看有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水源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说明了当时动植物和人都会因为缺水而死,因此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

  2、那么在这个干旱之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哀伤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熟,上节课我们简单学习了课文,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吧!(学生朗读)

  1、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内容。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2、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请你勾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喜出望外)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生想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喝水、打水;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喝个够;小河丁冬丁冬想起来;土地湿润了,草木生长了……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三)总结扩展

  师:请同学们往前看,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流出清澈的水,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生谈。

  (四)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看了“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