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流程]
课前:放一些京剧的带子,让学生跟着唱唱、交流交流。
一、谈话导入
⑴揭示“京剧”: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的品种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听,这是什么剧?(京剧)
⑵引出“梅兰芳”: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曾多次出国访问,他的表演受到外国观众的连连称赞。他就是梅兰芳(出示照片)。板书:梅兰芳
梅兰芳怎么会成为一位这么有名的京剧大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梅兰芳学艺,好吗?
⑶揭示课题:板书:学艺。
⑷读题:谁能读一读题目?
⑸理解题意:这儿学艺就是学什么呀?
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而向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
二、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能自己读读课文吗?但要注意读准字音哦!
三、细度领悟
(一)学习第一段
1、读通、读准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相机正音:拜师学艺没有神儿料子唱戏
(2)自由读
2、读中生疑:小朋友,我们读书要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你能再读读这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3、交流“小问号”:你读出小问号了吗?
4、学生相互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有小朋友知道吗?
5、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解决“有神儿”、“唱戏的料子”:有问题非常好,我先请小朋友看一段京剧,你仔细观察他的眼睛。(放京剧录像)
你发现了什么?(眼睛很灵活;眼睛像会发光……)
这就是有神儿,一般京剧演员都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具备了条件,就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
(2)指导述说: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样对他说呢?能来演一演吗?
师生共演,注意对学生说的表情、语气加以指导。
首先,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并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尝试着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在学生困惑时加以指点。其次,当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时,老师的指点并不是采用“告诉”,而是继续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说说中去自悟。
(二)学习第二段
1、感悟第一句
(1)角色转换,进入情境:如果你听了师傅这番话,会怎么想呢?
(2)入境生情,以情促读
①梅兰芳想的和我们一样吗?自由读句子。
②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的决心吗?
“读”在课堂上处处发挥着它的作用,“读”并非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层次地一步步展开,教学中,老师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入语言文字。
2、感悟第二句
(1)读准句子
①自由读句子。
②指名读。
(2)读懂句子:这句话你读懂了吗?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②让学生相互解决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理解“紧盯”:
先观察书上小梅兰芳盯的时候眼睛是怎样的?
再让学生来表演紧盯空中鸽子时的样子(鸽子由老师的手来演示)。
并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盯的?从而理解“紧盯”。
(3)体验情境,读好句子
①体验:你们能这样来紧盯吗?全班一起紧盯鸽子,并说说眼睛的感受。
②感悟梅兰芳的勤奋:小朋友刚才盯了一小会儿就很累、很酸,而梅兰芳却常常这么在做,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盯着、盯着,此时,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呢?
③指导读:此时,再让你来读这句话,相信感受是不一样的,想来读读吗?
指名读;同桌互读。
“紧盯”一词在感悟上,很有层次,先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表演理解“什么是紧盯”,然后通过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紧盯”时的辛苦,接着再通过语言的描绘,知道“常常紧盯”写出了梅兰芳学艺的辛苦和勤奋。
3、感悟第3句
(1)读准句子:自由读;指名读
(2)读懂句子:能把这句话的意思也读出来吗?有难度的,行不行?
自由读;指名读
(3)以评促读:
①指名赛读,其他小朋友要用心去听,听听谁读得最好?
②评议:刚才几位小朋友读的,谁读的最好?好在哪?
③学生相互读。
读书是一种情感的表露,表达了每个学生对所读句子的一种理解和情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相互的评议,可以促进对句子的理解,帮助读好课文。
4、感悟第4句
①引读: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②创设情境,读懂句子:
小朋友,眼睛会说话吗?
我们不妨来做个试验:
这位小朋友回答了问题(我演示),你说我在对他说什么?学生说。
你做了错事回到家,爸爸这样(我演示),在对你说什么?
③小结:原来眼睛真的会说话呀!这时,他的眼睛不再是没有神儿,变得有神儿了。
板书:有神儿
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从没有神儿到有神儿呢?
学生说。
板书:勤学苦练
通过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明白“眼睛是会说话的”这一难点,由于在学习中,老师把所学的知识和表演的方式紧密结合,课堂仿佛成了学习的乐园,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轻轻松松就学了知识。
(三)学习第三段
1、读准第三段:指名读;同桌比赛读
2、理解“世界闻名”:你能换个词放入句子中读一读吗?
3、指导用“终于”说话:梅兰芳经过努力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你还知道哪些到最后终于成功的事吗?
4、读好第三段:你想来夸夸他吗?比比谁夸得最好。
5、小结:梅兰芳靠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双有神儿的眼睛。
(四)齐读全文
用学生已有的、懂的词儿去替换不明白的词儿,从而理解意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但理解了词语,而且也是一种词语积累的方法。
四、识写生字
1、自学生字。
2、哪些字觉得比较难,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机学习新部首
3、能为哪些字找朋友?指名说。
4、自学笔顺图。
5、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
6、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
《梅兰芳学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可他先天不足,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篇幅较短,但意蕴深长,故事告诉我们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二、学情透视
梅兰芳大师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所讲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相去甚远。且整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严谨简练,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的兴趣不会是那么的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便设想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尽情地感知、想象和体验,让他们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目标定位
针对孩子特点,结合本课教材,我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终于”说话;
2.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培养学生阅读、想象、理解的能力。
3.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读懂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故事,从关键词句中体会大师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围绕大师的“眼睛”质疑问难,运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境表演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走进文本,心有所感。
五、过程展现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欣赏照片,引出“眼睛”
上课伊始,揭示课题后课件播放梅兰芳的生前照片以及精美剧照,在京剧的伴奏中对梅兰芳大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里的照片主要选取了梅兰芳生前所扮演的一些重要角色的剧照,大师精美的扮相、韵味十足的京剧伴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拉近了我们和梅兰芳大师的距离。
(如此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也使本课的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对比眼神,学生质疑
当大师照片定格后,老师提问:大师的什么地方最有特点?由此将目光聚焦到大师的眼睛上。“轻轻打开课本,找找看,课文有几处直接描写了梅兰芳的眼睛?用笔划下来。”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梅兰芳眼睛的两句话。课件出示这两句话,引领学生着重理解眼睛“没有神儿”和“会说话”的含义,从中体会梅兰芳当时的心情,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这样通过两种眼神的含义对比、朗读对比,老师质疑“读到这儿,你最想问梅兰芳大师什么呢?”学生自然会想问“梅兰芳是怎样把没有神儿的眼睛练得会说话了?”
(这样的设计既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切入到课文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体现了让学生读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感悟的新阅读理念。)
(三)抓住词语,品读感悟
通过前面的质疑,学生通读全文,自读自悟,由此过渡到重点段的学习。课件出示重点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抓住两个表示“看”的词语——“紧盯”和“注视”理解句子的意思。“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那 “紧盯”怎样地看?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词语含义,并指名读好“紧盯”。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看”,找找是什么?“注视”也是怎样地看?同样指名读好“注视”。小朋友们,你们已经用眼神告诉老师,你们的眼睛正注视着“注视”这两个字呢,记住它们的写法了吗?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注”和“视”。 接着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词语,借机让学生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生字教学也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里将生字的字形教学、词义教学,巧妙地糅合于句子的教学之中,不露痕迹,又教给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加深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学到这儿,学生光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没能真正体会句子的含义,所以在这里让学生观看一段鸽子飞翔的视频,当一回小梅兰芳来练一练眼神。接着用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练眼神的感受,学生兴趣高涨,也肯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会体会到眼睛发酸、发胀、有的甚至都流泪了。
(此环节,通过情境感知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件创设的情境中紧盯飞翔的鸽子一分钟,使学生能设身处地体验角色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由此形象地感悟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从中体会梅兰芳学艺练习之刻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小朋友们,我们练了不到一分钟就感觉眼睛酸了,梅兰芳也是练这么一小会儿吗?”接着引导学生从“常常”一词中想象梅兰芳一年四季苦练眼神的场景,从而体会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进而领悟梅兰芳正是用这样的行动告诉我们——“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虽然练习时眼睛会很胀,脖子会很酸,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虽然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正是这样的决心深深地扎在梅兰芳的心底,所以,他常常——(引读重点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累了,休息一会,再来,坚持再坚持,女同学再读重点句;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努力再努力,男同学再读重点句。
(于永正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样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回环反复的朗读中,入境、入情、入心,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大师勤学苦练精神的熏陶感染。
接着通过引读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成为大师容易吗?你还从哪些词读出来的?由此体会“勤学苦练”、“终于”中包含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联系平时的学习、生活用“终于”练习说话。
(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创设了口语表达的机会,而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相机鼓励学生从小要苦练基本功。此外,阅读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学生的朗读中,学生也受到了启迪和激励,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勤能补拙。此环节的教学,老师引导促使学生逐步深入,让学生透过文字触摸到了一定的内涵,受到了触动。)
梅兰芳成为一代京剧大师,要练的不仅是眼神,还有许多基本功,课件出示梅兰芳练跷功的图片,讲述练跷功的小故事。
(这样的补充讲述,使梅兰芳大师勤学苦练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加丰满起来,也激起学生对大师更多的敬佩之情。)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以上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带领学生通过对文中重点句子以及关键词语的品悟,让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想象、理解、表达,从而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总结全文部分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梅花插图,“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大师勤奋一生的最美写照。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它在课件中利用起来,虽然轻轻带过,相信学生日后看见这傲雪绽放的梅花,定能记起勤学苦练的大师,铭记勤能补拙的道理。)
课的结尾,播放一段梅兰芳曾经演出的《贵妃醉酒》的片段。
(京剧片段的欣赏与课的开始遥相呼应,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京味儿,营造出浓厚的京剧文化氛围,也希望借此激发学生对国粹京剧的喜爱。)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通过两项作业布置,一是将词语积累落实到实处,二是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刻苦励志的故事激励自己。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主要抓住学生对梅兰芳眼睛的质疑,用问号激励学生去思考,在总结全文时揭示课文中心词“勤学苦练”。整个板书简明扼要,体现了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看了“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