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专家称两种写法都有
答:是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上天将要降下重任给这个人。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内。故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译文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
①选自《孟子·告子下》。
②〔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从田亩中被发现起用。舜原来在历 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位。发,起,被任用。畎, 田地,田间。
③〔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傅 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选拔他为相,殷 国大治。举,举用,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 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④〔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渔民、盐民中选拔出来的。胶 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推荐给商纣王,得到重用,后来 又辅佐周武王。鱼盐,鱼、盐贩子或渔民、盐民。
⑤〔管夷吾举于士〕管仲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的。管仲(字夷 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子,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 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齐 国因此称霸于诸侯。士,狱官。
⑥〔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海滨隐居当中被选拔出来的。孙叔 敖,春秋时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国相)。
⑦〔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选拔出来的。百里奚,姓 百里,名奚,春秋时虞国大夫。虞亡后,为晋所虏,后由晋逃至秦,又逃入 楚,为楚人所捕获。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 市井之间。
⑧〔任〕责任,担子。
⑨〔是人也〕这个人。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 要加以解说。
⑩〔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饿,饥饿,使动用法。
(11)〔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
(12)〔行拂(fú)乱其所为〕行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行,行 为,行事。拂,逆,违背。乱,颠倒错乱,使动用法。所为,所做的事。
(13)〔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4)〔动心忍性〕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动,震 动,震撼,使动用法。忍性,使性格坚韧。忍,坚韧,使动用法。性,性格, 性情。
(15)〔曾(zēng)益〕增加。曾,通“增”。
(16)〔恒〕常常,经常。
(17)〔过〕过失,错误。
(18)〔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堵塞。
(19)〔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0)〔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指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征,征验,表 现,表露出来的迹象。色,颜色,脸色,面容。
(21)〔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发,发出,流露。
(22)〔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3)〔入〕在里面,指国内。
(24)〔法家拂(bì)士〕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法家,明 法度的大臣,指在朝廷中足以为表率的老臣。拂,通“弼”,辅佐。
(25)〔出〕在外面,指国外。
【译文】舜是从田亩中被发现起用的;傅说是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的; 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人当中被选拔出来的;管仲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 并录用的;孙叔敖是从海滨隐居当中被选拔出来的;百里奚是从市井之 中被选拔出来的。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时,一定事先使他的精神感 受一番苦恼,使他的筋骨经受一番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以致肌肤 消瘦,使他经受到贫困之苦,行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 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 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够改正;内心感到困苦,思虑受到 堵塞,然后才能奋发起来,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面容上,吟咏叹息 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足以为人表率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国外又没有相与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 灭亡。
这样以后就懂得了: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得以生存发展;安逸 享乐,能使人怠惰萎靡,直至死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网友吵翻了!
10月26日,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
有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均为“是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曾获得第十八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的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教授。
汪启明表示:“现代教材一般用‘是’,但也有不少读物用‘斯’。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都有。普通读者不用太计较,只要不影响准确交流即可。这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如果非要弄明白哪一个朝代多用哪一个字,哪一本书用哪一个字,需要一个一个考证。哪个字更普遍更早,相关学者可以做专门研究。”
那么孟子本人用的是哪个版本,现在是否能查到?汪启明说:“能查,但不绝对可靠。因为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献多为手写,抄的过程中仓促之间会出现不同的版本,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定版。”
汪启明还提到,扬雄的“扬”在清代以前都是写作“杨”。清代学者戴震详细考据后,被学术界公认是“扬”。现在的正式出版物都是写“扬雄”,但如果引用清代以前的文献,就是“杨雄”。
对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现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巴蜀全书》总纂、《儒藏》主编的舒大刚也提到,文献中两种写法都有,查过文献资料后初步发现“是”较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意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出自战国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简介
孟子(前385~前304,另一说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是孔子(孔子名言名句)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儒家尊为“亚圣”。
孟子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他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专家称是人斯人两种写法都有什么情况
曾获得第十八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的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教授表示:“现代教材一般用‘是’,但也有不少读物用‘斯’。
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都有。普通读者不用太计较,只要不影响准确交流即可。这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如果非要弄明白哪一个朝代多用哪一个字,哪一本书用哪一个字,需要一个一个考证。哪个字更普遍更早,相关学者可以做专门研究。”
那么孟子本人用的是哪个版本,现在是否能查到?汪启明说:“能查,但不绝对可靠。因为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献多为手写,抄的过程中仓促之间会出现不同的版本,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定版。”
“为何大家以前背诵的孟子这一篇往往读作‘斯人’呢?”温儒敏在上述博文中分析道:“可能是原来老教材所依据的版本不同(这还需查证),也可能‘斯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用过(如杜甫梦李白诗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生活中比如悼辞也常用‘斯人已逝’等等。人们对‘斯人’这个词比较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读作‘斯人’,而认为‘是人’是改动了。
其实‘斯’在古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而‘是’亦有类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读作‘斯人’,也不能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