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攻略大全
许多热衷于社会活动的学生,即使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活动方面,却仍然能保持班上一、二的名次,究竟是何故?相反地,有些同学整日埋首于书堆也不见成绩好转。他们之间存在这什么差异呢? 其实,社会活动多的学生也一样要花时间读书,很可能他们比其他同学更了解上课流程,为了能收获双倍以上的读书效益,往往在预习方面阅读得十分彻底。至少,在三个星期前就有事先预习的习惯,如此才能稳定地保持良好的成绩。今天学习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攻略指导大全。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攻略:
一、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阅读兴趣。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如教学《**月潭》一文时,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月潭名字位于哪个省,那里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及名字的由来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
此外,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比喻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公开教学执教第二课时,为了贯彻“指导自主学习”的课题理念,将教学目标确立为:初步养成边阅书边批注的读书习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教学《**月潭》第二课时,课前布置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词语旁写上自己的体会,上课时,同桌互相交流,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孩子们读书很认真,每个人都拿笔写下了自己的读书感悟。从全班的交流汇报中发现这样几点可喜之处:1、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文中的句子进行了多样的解读,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2、学生初步养成了边读边批注的读书方法;3、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4、学生的发言很积极。提高的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
《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和经过,即4至7自然段,在教学中应抓住重点词和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
如:第4自然段,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是狐狸装出一副笑脸,向乌鸦表示问候,在这句话中,“笑着”、“您”、“亲爱的”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在预习中我设计了一句话:“狐狸想了想,就对乌鸦说:‘你好,乌鸦’。”用小黑板将这句话写出来,让学生读读,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通过读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狐狸是假装笑脸,对乌鸦表示亲热,实际上是想骗到那片肉。这样讲解,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教学就有深度,学生学会了如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
总之,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围绕课题,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预习内容的适度性探讨:
现在,从小学到高中,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无一例外地都重视让学生课前预习,有很多学校还编制了内容丰富的学案,那么我们为什么让学生预习呢?也就是预习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我认为我们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为学生设计出适度的预习内容。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怎样学习的人”,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当今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否则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这种学习,主要靠自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学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针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自学能力呢?现在我们就把《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几点要求和未来的自学能力一一对照、比较: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中阅读一篇文章,需要正确、流利地阅读下来。如果读都读不下来,何谈深刻的理解?何来独到的见解?)
2. 能借助字典、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以后的阅读中,我们难免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这就需要我们能熟练运用工具书进行查找并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加以理解,否则要么死搬硬套,要么囫囵吞枣。)
3.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阅读中,如果抓不住要点,就不能深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就不能吸取其精华,存在脑子里的只能是糊涂一盆。)
4. 学习浏览。(可以说,在现在这个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里,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冲击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快速浏览的能力,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地获取相关信息的话,我们即使昼夜不休息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课堂上我们不仅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还习得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把这一方法在课内、课外加以运用,尤其是课外的预习,更是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再者,有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节约课堂学习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但是,通过调查,我发现很多孩子对预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就违背了我们让学生预习的初衷。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学生厌恶预习呢?我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1. 预习指导不得法。没有正确方法的引领,学生无所适从。
2. 检测不得力。有很多时候,预习、课堂两张皮,只有预习,没有反馈,这就如同往河里投石子一样,投下去没有反应,次数多了就不投了。
3. 评价不适度。对于学生的预习要么一味地表扬,要么一味地挑毛病。表扬多了就会使学生产生我做得很好,不用再努力了的想法;批评多了,就会使学生认为反正总也摘不到桃子,就不会再去努力摘了。
4.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预习内容的不适度。根据现在存在的情况来看,让学生预习的内容普遍存在条目繁多的现象,学生预习了第一条,预习第二条,接着第三条、第四条……这样,一次预习作业比一节课花费的时间还要多,他们怎么不烦呢?下面是我搜集到的一则预习作业:
一是通读感知。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习生字、新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是再读理解。即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三是细读探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该教师还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标注;写预习笔记等要求。咱别说孩子,就是我们成人,如果让我们这样去阅读,到头来还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习该文章呢?
鉴于此,我认为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课标的要求精心制定出具有层级性的切实可行的预习内容。比如:
低年级:刚学过拼音后,预习时,只要求学生能读通简短的句子就行了。随着以后的学习,逐渐让学生读熟课文。待学生习得了一定识字的方法以后,再让学生学着预习要求认识的生字,此时的预习,依然允许学生有不会的现象。
中年级: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当然,对于难读的词句我们课堂上再指导。再者,因为学生具备了使用工具书识字、利用部件识字等识字能力,所以开始逐渐让学生独立识字。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查词典等途径去理解。
高年级:因为学生在中年级习得了“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所以在此中年级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增添“试着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的预习内容。
对于预习时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以便课堂上和大家交流,但不用硬性规定。因为如果这样,学生要么抄课后的习题,要么编一个自己理解的问题了之,这并不是他们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当然,课堂上学习时也就不会带着问题去倾听了。
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适度的预习内容,一旦发现学生不感兴趣,我们就要分析其原因,寻求其对策,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相关攻略大全。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