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第二步:过好字词关
读课文的时候,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画出来。书上没有注解的字词,可查一查字典、词典,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并且揣摩这些词语的用法,做到积累与运用。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确凿”是非常确实的意思,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用呢?找一找参考书,看看是怎样解释的,如果找不到参考书,就用彩笔标画出来,以便讲这部分时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释的。
第三步:初步分析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识别层次与段落,划分好课文的结构。遇到文中精彩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也可在课文边作上符号,老师讲到此处时就格外注意。
第四步:归纳中心思想,分析修辞手法与写作方法
用笔把归纳的内容记下来。上课的时候,和老师概括的中心思想相对照。
第五步:完成课后的研讨练习,并初步完成《练习册》题目
经过上面五步,找准了自己听课时的重点、疑点和难点,一篇课文的预习就基本解决了。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在预习过程中要注意思考。
初中语文如何预习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课文,找出新课文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非常被动,而且还会手忙脚乱,课堂效率也不高,在复习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对教师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初中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上课要讲,到时候认真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有的同学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显而易见,这种观念完全是错误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才能有效地吸收所学的知识。
其次,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的
预习的任务是分清新课中已知和未知,发现问题,做好听课的准备;预习的目的是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讲究有效的预习方法
(一)常规性预习
1.阅读。阅读内容包括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框内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教材、课文的注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在预习课文时,既要默读,又要朗读。在默读的时候,把着眼点首先放在把握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上,同时注意文中格言、警句,确定朗读的基调和情感。朗读要力求不读错一个字,也不能漏字添字,读音要正确,要读得“自然上口”,有时还需要有表情朗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时,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要去读一读,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当然,重点读的还是教材。一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至少读两遍,第一遍主要是略读,感知课文,弄清文体。第二遍精读,要求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研读课文。
2.勾画。勾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勾画出来。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虽然新教材已经淡化文体的讲解,但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因此在勾画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勾画的重点是不同的。
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着重勾画一些提纲挈领的语句,特别是能够概括文段中心的句子,同时把握文章中的六要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
其次是把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字词找出来,加上着重号。
再次是勾画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语句,并进行简单的思考。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3.制定预习表。此环节主要由学生在阅读、勾画、查阅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完成,它能够反映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填写课题、文体、作者及其相关情况;二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三是提出难点和教学建议。预习表既可反映学生预习的效果,又可为教学传递信息,教师经过归纳、筛选,再把它融入课堂,列进教学环节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就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的几种预习方法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文章。在学生预习习惯未养成之前,教师一定要悉心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且预习作业也要认真检查,否则便会流于形式,一旦习惯养成,教师就可以放手,在上新课之前只需要提醒学生做就行了,但偶尔也要抽查一下,以免个别学生偷懒钻空子。
(二)深入性预习
这是学生在常规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读,一般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和复杂的文言文。我指导学生主要从语言、文章主题、综合性的问题几个方面去思考,然后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可以接着前面的预习作业写,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课文难度大,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例如,七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中,关于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这一问题,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答案是五花八门,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出得太怪了,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孵化出来的,长大当然要变成天鹅;有的说是它自己不断追求奋斗的结果;还有的说这是作者安徒生为了让小读者成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故意安排的这个美好的结局。又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杨修之死》,关于这篇文章杨修之死的原因之说,书上列出了三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会注意到,并且进行思考。再如七年级上册《伤仲永》一文中,仲永的才能为什么会枯竭?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发现并深入思考,那么在课堂上必定会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的火花,课堂就会愈加精彩,学生的收获也会更多。
浅谈初中语文的预习方法
鸟瞰,就是从高向低,总体把握,这样的预习方法,就如战场上的指挥官,从大处把握全局。想想自己成为一名战场上的指挥官,心情是不是很激动呢?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排兵布阵,打响这场战役吧!
鸟瞰式预习多是在假期里或开学之初进行,因为这段时间多数能自我安排,并且学习比较轻松。比如在暑假里或开学之初,新教材刚刚发下来的时候,利用一两天的时间,粗略地预习一下要学习的内容。
但你要知道,鸟瞰式预习并不是泛泛地预习课文的表面知识,而是通过这一鸟瞰式的了解,明确学习内容的多少和难易,以便制订出科学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学多少?大约要多长时间?这样有了明确的目的,心中有底,就能增强自信心。
鸟瞰式预习主要是看标题、读目录。从章节目录的大小标题中,大致了解全书或某些章节的内容。有些书在章节之下写有各章节的要点,它比大小标题具体很多,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章节论述的中心思想。
这样下来,自己的敌人在哪里,你是不是很清楚呢?这场战争的主动权是不是已经掌握在你手中了呢?好了,向敌人发起总攻吧!
看了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还看:
1.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2.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3.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
4.初中语文预习指导以及方法(2)
5.初中语文预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