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预习方法 >

语文预习详细方法

时间: 倩愉 预习方法

四字即查、看、读、标,查一查,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注上拼音,弄清某些字义词义;看一看,看懂课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语文知识及有关词语意义;读一读,审题辨体,总揽全局,观其大略,初步划出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段意,分析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标一标,对某些自认为重点难点疑点的字词句段,运用不同符号标志出来,留待后面听讲。这是常见的预习方式,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质疑问难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运用于篇幅短、中心明、层次清的课文,尤其是运用于自读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

二、练习预习法。

即指导学生参照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与思考与练习进行预习,这些提示和练习或提供背景材料,或揭示文章内容,或暗示结构章法,或点出含蓄深刻的语句,或督促学生拼音解词,或要求学生揣摩词语、句式的锤炼与运用,或提示学生求同寻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此作为预习的'参照物或出发点,能动查字释义、梳理结构、归纳中心、概括特点,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展开教学,这样,预习可收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之效。此法适用于篇幅长、重难点集中、练习中设疑全面的课文,如《纪念刘和珍君》等。

三、目标预习法。

布鲁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成果。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单元、课文的要求,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目标学习,且适度分解,设计出一些指引学生思维去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使学生按既定目标、顺一定思维坡度去定向检索、查找、读写、思考、归纳,借助已有知识去完成一般的理解和运用的低层次目标,并快速整理、阐释、比较、迁移,为实现较高层次的目标打下基础。这种预习法导向明确,可指导学生思维纵向掘进,避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适用于难度大、隐含信息多、语言晦涩的课文,如《赤壁赋》等。

四、习题预习法。

针对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的现状,教师要敦促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认真阅读自己拥有的资料中的习题,对照课文进行预习,以体现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此法优点很多:习题一般按课文段落顺序排,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知识点集中,可避免盲目性。还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自己未能发现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心理状态,激起要求解决问题的心理动势。此法尤其适用于知识点较多的课文,如《包身工》等。

五、完形预习法。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感觉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的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可利用思考和练习中的空白表格,或自行设纲织网,创设空白,列示少数已知点(即格式塔参照物),空出若干知识点,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按图索骥,定向搜索探求,填补完形而整理出纵横有序的格式塔整体。此法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于学生整体感知、高屋建瓴。适用于单元整体预习和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的课文,如《师说》等。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1、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

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

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讲《梅花魂》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

(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说说梅花的品格?“魂”是什么意思?

(3)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

(4)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

(6)“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

(7)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

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2、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

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

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

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

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

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会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去弄明白学习本课的目的,明确课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在预习和学习中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明确文本的学习目标,必须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是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这个内容大多是对课文内容的概述和归纳,或对学习文本提出一些要求,注意到了这一点,预习起课文就会感到有了努力的方向了。二是课后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大多都是紧紧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如果对这些练习题进行思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但许多同学在预习中,往往对这两个方面熟视无睹,以为是无足轻重的,结果对课文的预习就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要很好地重视这两个方面。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每接触到新的课文,往往对新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都感到陌生而好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下的注释了解作者。大多数课文没有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者到互联网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在预习中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而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所了解之后,对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自学文中生字词

这是预习中学生较为注重的一个环节。教师似乎可以不用多加注意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而实际当中,往往就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出现马虎对待的现象。因此,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教师规范性的指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学生字词语的音、形、义,还要学会辩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对一些带有典故出处的词语还要弄清词语的出处,原义及引申义,养成勤动手勤查词典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精神。

四、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内容

这是预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最感头疼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自学能力强弱的环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在指导归纳各部分内容时应教给一定的方法,如找中心句,浓缩段落,细分层次,使学生通过思考对文章的内容有确切的理解,或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段落层次的意思,这样让学生真正能够进得去又出得来,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课堂讲课时教师又着重对这一环节加以检查,抓具体,抓落实,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概括能力。

语文的预习步骤

(一)默读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问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四)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五)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技能和方法远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将预习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之一,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之后,自主预习教师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

2.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这句话放在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中,我们可以说:有效的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诚然,预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学的关键内容,在学生预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不是对知识的剖析,而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不断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认真预习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教学步伐,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8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