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预习攻略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高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语文阅读怎么做
1、阅读题的文章一定要多读几遍。多读几遍文章,是会让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加深的,也有助于我们挖掘中心思想,找到作者内心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感情。大部分人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文章只读了一遍,甚至一遍都没读完就去做题。以至于出现了题目看不懂,对文章内容没印象,再回过头去看文章。
这样岂不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想着节省时间,但最后的结果是浪费了时间。所以阅读理解题文章一定多读几遍,读一遍文章可能就三四分钟,而你来回翻去看文章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2、阅读题的题目一定要仔细看,要懂。冲刺时,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试题,语文也不例外。而阅读的无非也就考察那几个方面,题目的命名也有大概的范围。做得多了,大脑厌倦了,就会导致做题的时候,“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读懂了题目,就去答题。
殊不知自己仅仅看到了题目的前半部分,后面部分都只是自己的臆想和猜测。而往往题目的后半部分,才会存在意思转折,才是真正的题意所在。所以阅读理解的题目一定要仔细看,一定要看懂。一知半解,就去答题,极大可能让我们拿分不全,甚至拿不到分。
3、阅读理解题的考核大部分是跟文章中心思想都分不开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可能有些时候,我们忘了老师说的一些答题方法,这时就可一试试,只要是问答题,不管是揣摩内心活动,还是描述画面,在最后我们都可以往中心思想上靠拢。
毕竟阅读理解类的题,是没用固定的答案的,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这就意味着,你多写就有可能拿分,但你写得少是的确会失去拿分的机会。
4、最后的发挥题表达思想一定要积极正面。我们都知道的是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一般都是自由发挥的题。比如说,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读文后的感受、与作者交换什么会怎么做等,这些都是考察学生主观思想的题。
按理说这些题目都是“送分”的题,属于写就有分不写就没分。但是只拿一两分的考生也大有人在,想拿到满分也不较为困难。那什么样的答案能拿高分呢?那就是积极正面的回答,阅卷老师还是愿意看到积极向上的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