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课知识点

时间: 如英2 政治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课知识点:大变革的时代

  1、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出现在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历史上一次革命。

  3、“始知李太守,伯禹也不如”指的是秦国的李冰,他在岷江中游修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朝代是战国,作用是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4、商鞅变法:

  (1) 背景:(记顺序) A、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

  B、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C、奴隶主变成地主,租种土地的人,成为农民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E、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3)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商鞅变法留下的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我国奴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七年级历史课知识点:中华文明的勃兴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一种样式叫大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

  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商朝的历法一年分为12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的代表作《离骚》被翻译成为多种文字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在湖北随州出土的乐器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七年级历史课知识点:秦王扫六合

  1、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的胜利,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消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都城在咸阳。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在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是:

  (1)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在经济上: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在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秦朝的官方文书的字体是小篆)

  在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注意哪些属于秦朝的禁书:除医药、占卜、种植以外的书都一律烧毁)。

  在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3、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始皇还派人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4、秦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5、对“焚书坑儒”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祖国文化。

  6、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正—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反—秦始皇焚书坑儒、秦的暴政)

  七年级历史课知识点:伐无道 诛暴秦

  1、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具体表现为: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和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到渔阳戍边,误期当斩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并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

  3、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利多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4、楚汉之争——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性质: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结果:刘邦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史称西汉,都长安

  5、其他成语或典故,请在括号内填出与成语相关的人物:破釜沉舟(项羽)鸿门宴(项羽、刘邦)约法三章(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刘邦)

3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