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教学设计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教学设计
银行的业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授时要多联系实际,多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银行业务,另外,要尽量举具体事例来说明问题;对于银行作用,最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分析银行是怎样起到这些作用的。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法
多媒体展示银行大厅内各窗口办理不同业务的情景,比如存款、取款、兑换国库券,交水电费、换零钱、交电话费等,然后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以此引出“银行的业务和作用”这一框。
2.直述导入式
可让学生首先回顾一下上一框所讲内容,回想一下银行的分类、性质和职能,进而引出:尽管各商业银行的具体职能各异,但其业务和作用有着共同之处,从而引出本框内容: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主体内容教学
1.银行的基本业务
学生阅读这部分教材,然后回答:银行的基本业务有哪些?
第一个基本业务:吸收存款。这里要讲清存款的来源一是单位存款。这主要是由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决定的;二是居民存款,截止200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7万亿元。
第二个基本业务:发放贷款。
问:银行利润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总结银行的业务和作用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在这里可请家庭有贷款的同学谈谈贷款的用途和作用。
第三个基本业务:办理结算。在这里解答三个问题:
①什么是结算及结算的形式有哪些?
②为什么要办理结算?
③办理结算中主要使用哪些信用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
小结:
(1)这里的“银行”指的是“商业银行”,即商业银行具有的基本业务。
(2)这里讲的是“基本业务”,还有其他业务,比如代收水电费、保险费,兑换残币,换零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3)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的业务也符合延伸。
2.银行办理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投影比较支票和汇票
投影或实物展示支票和汇票票样,加深对这两种信用工具的认识;分析教材具体事例,认识其发挥的作用。
关于“信用卡”,学生阅读教材,熟悉信用卡的用途,怎样用及种类。要讲清信用卡的持有者是“资金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或“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其次要展示实物。最后通过讨论“你认为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处?”来加深认识。
关于货币的发展史,要简单加以介绍
3.银行的作用。
首先结合基本业务讲作用,明确作用和业务之间的关系:银行的业务、性质、地位决定银行的作用;银行的作用体现在银行的业务之中。
其次,让学生回答:银行三大作用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总结。
然后,让学生回答下列比喻各说明了什么?①银行是货币的“蓄水池”和资金的“聚宝盆”;银行是社会的“总帐务”;②银行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情况的“寒暑表”、“气象站”;③银行是社会主义国家控制经济运行的“调节器”。
小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从小就要了解金融知识,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思想政治高一下册第六课第一节第一框题银行的产生,学生对银行的知识了解较少,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银行的产生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框题知识的学习将对学习银行的业务作用,存款储蓄及债券与商业保险做好了铺垫,是关键环节。在充分考虑了学情和本课内容在学习备考中的地位,考虑到政治课自身的学科特色,结合课题研究方向确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总体设计意图:
整体的思路:知识点:点点到位,详略突出;
重难点:逻辑分析,落实教材;
以考纲和教材为依据,结合现实进行扩展,体现新课程理念,锻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种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金融、金融机构的含义、银行的基本含义
理解:银行的产生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框题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银行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银行的产生
二、说教法
讲授法与学生自读相结合。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针对重点问题——银行的含义,采用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分析银行产生过程的三个阶段,引出银行的主要标志和特性,从而自然地概括出银行的含义。对于“银行的产生过程”详细讲解,使学生便于理解。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来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说过程
导入:展示各银行的标志,让学生识别,激发学生兴趣。
一、银行的产生(板书)
由于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这里有必要先了解金融和金融业。
1、金融和金融机构
金融和金融机构的含义不是本课的重点,弄清其含义是为了更好理解银行的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会有一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出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时,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金;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经营不善,或急于更新设备,或是白手起家而急需大量资金,造成资金短缺。这里面就形成了两类特殊的群体,一类是有钱者,一类是缺钱者。这样缺钱者需要向有钱者借款,有钱者又愿意向缺钱者贷款。这就需要资金的融通。货币资金的融通简称金融。充当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就是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就出现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诸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构成了我国的金融体系。
(这部分用图片导入比较形象生动,用多媒体形式表现缺钱者和有钱者的关系,从而看出这个中介的作用,要让学生搞清楚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联系和区别,不要混淆)
2、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多媒体显示)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原意为商业交易所用的桌子和椅子。它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原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有关。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有个大概了解。
3、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阶段: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第二阶段: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第三阶段: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这里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通过这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银行的产生有个过程,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步步形成的。可见,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部分专业用语较多,由教师讲解,但不要过细,只要求学生理解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银行的含义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可由教师讲解,最后由学生概括。
从银行的产生过程来看,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进一步让学生分析出银行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的方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是信用中介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分析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信贷,在教师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分析银行的含义,首先银行是金融机构, 第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第三银行是依照法律规定建立的金融机构。最后把这三点合在一起,形成银行的含义。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基本观点: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个基本概念;金融机构、银行。重点是银行的含义。
看了“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