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2.辨析说明方法并能指出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文意、层意、段意。
5.体味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捕捉文中重要信息。
7.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发现、创新或提出建议。
根据上述命题范围,教师在指导学生说明文阅读训练时,可以从答题技巧上进行一些指导,以便学生能抓住重点,把握规律,准确表述。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也有些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极少数需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
2.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归纳。
①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标题中的修饰语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松鼠》的开头“漂亮”“驯良”“乖巧”即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
二、指出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试卷中经常考查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引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紧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要考虑这一说明方法所处段落的中心句(一般为首句),要重视该说明方法的前面的语句,要根据不同说明方法运用不同词语归纳表述。
比如,
“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直观地说明了……
“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把……的特征说得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具体可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作诠释”这种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的特征。
“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准确科学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层次分明、有条理地说明了……的特征。引用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总之,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忌泛泛而谈。
3.辨析说明方法要注意的两点。
一是区别“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引用”四种说明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述方法。“作比较”在议论文中称之为“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在记叙文中称之为“对比”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打比方”在议论文中称之为“喻证法”。“举例子”在议论文中称之为“例证法”。
二是区别“下定义”“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语言简洁,直接。“作诠释”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解释说明。
三、把握说明顺序
1.题型
一是要求学生指出全文或局部的说明顺序,二是让学生能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排列句序。
2.答题技巧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比较明显。科技说明文大多数是“逻辑顺序”。排列句序关键是要找出这一组句子的内在联系,即什么说明顺序。其次,找准首句。首句一般为统领句。然后,按照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依次衔接,做到前后一致,上下连贯即可。
四、理解说明文的层次结构
要准确分析层次,理清结构,概括文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段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根据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各段的说明内容,然后综合概括出全文的文意。
3.说明文各层之间一般有明显的过渡词或过渡段,要引导学生辨析,这是划分层次的关键。
4.说明文无论是全文或局部,总分结构比较多,可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不同结构形式划分层次。
5.说明文层次结构形式还有并列式、递进式等,教师在指导时可适当点拨。
五、分析说明文中的重要词句
1.题型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②在规定字数内对某个概念或事物作解释说明。
③指出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④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⑤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⑥体会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答题技巧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考虑。解释某个术语、概念或事物,一定要对这一术语、概念或事物的前后语句认真分析,找出有助于答题的语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归纳。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是这个代词的前面几句话,也可能是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用的方法有:
①对应词答题法。比如“大多数”对应“少数”,“大部分”对应“少部分”,“主要”对应“次要”,“经常”对应 “偶尔”,“一般”(或“通常”)对应“特殊”等。解题时,题目中出现了“体会上述每组中其中一个词的准确性”时,答题时就可以用其中对应的另一个词作答。例如,题目中出现了体会加点词“大多数”的准确性时,可以这样答题:这样写,说明还有“少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四步答题法。第一步,解释该词的含义;第二步,分析运用该词有什么好处;第三步,分析去掉该词后句子意思会发生什么变化;第四步,用“这样写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句式作结。
文章来源:网络
看了2017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还看:
1.2017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2.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3.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4.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知识及阅读答题技巧
5.高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