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中考 > 中考试卷 >

2017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训练题及答案(2)

时间: 欣欣2 中考试卷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古藤

  (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

  (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估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6)藤,木热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作者:王剑冰,选自《时文选粹》第2辑,有改动)

  13.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3分)

  14.请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4分)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15.“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这是一个___________关系的复句。(2分)

  16.请你谈谈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作者在第(5)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8)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半命题作文

  题目:给自己一些___________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2017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训练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B A项“绊”应读bàn,“戛”应读jiá;C项“徙”应读xǐ,“媚”应读mèi;D项“藉”应读jiè,“载”应读zài。

  2.D 别有用心:别:其他。用心:居心,打算。心中隐藏着其它的计谋。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贬义)。此处感情色彩错误。

  3.A B.成分残缺,主干缺主语,前后不一致,应将“描绘的”改为“描绘了”。C.宾语中心与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通知”。D.语序不当,应将“充分的”移到“结合”前,且改为“充分地”。

  4.C 《藤野先生》不是小说,是散文。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每空1分。每空错、漏、多一字,前后调序,写错位置均不给分)

  (1)造化钟神秀(1分) (2)焜黄华叶衰(1分)

  (3)物是人非事事休(1分) (4)山山唯落晖(1分)

  (5)赢得生前身后名(1分) (6)濯清涟而不妖(1分)

  (7)俱怀逸兴壮思飞(1分) (8)曲径通幽处(1分)

  (9)霜重鼓寒声不起(1分) (10)羌管悠悠霜满地(1分)

  (11)吊影分为千里雁(1分) (1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分)

  (13)琴瑟友之(1分);谁家玉笛暗飞声(1分);胡琴琵琶与羌笛(1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6.(1)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0.5分)

  (2)属:通“嘱”,嘱托、嘱咐。(0.5分,指出假借字后并解释,才能得分)

  (3)胜:美好的(或优美的)。(0.5分,答“雄伟的”不给分)

  (4)景:日光。(0.5分)

  7.(1)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2分,“去”“国”“谗”“讥”四个词语各0.5分,答错扣完为止。)

  (2)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以”译错译漏扣0.5分;全文不按互文翻译扣1分。)

  8.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9.“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1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7分)

  10.犯罪分子有两种方法来伪造DNA证据:

  第一种方法是获取一个微小但真实的DNA样本,然后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将微小的样本放入大量的DNA里(1分)。

  第二种方法,犯罪分子通过盗取DNA分型数据来伪造DNA样本(或复制每个片段上的一小段DNA信息,把各段DNA信息加以组合,就可以伪造出任意一人的DNA)(1分)。

  11.不能去掉(0.5分)。“完全”表示“全部,毫无例外”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DNA证据有不可靠的可能”(1分),去掉后,原句变成了“DNA证据不可靠”,表述绝对,与事实不符(1分)。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12.这里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用在这里,清晰、准确地告诉我们组成任何一个人的DNA信息所需要的DNA片段的具体数量(1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13.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

  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

  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

  14.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1分);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1分),表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1分)。

  15.选择关系

  16.在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内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寓意(2分)。

  17.(表明观点1分,结合现实、理由充足1分,语句通顺1分)

  示例一: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我更赞成第一种,要像古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抗争,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都一一独立地战胜了它,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对于这两种生产方式,我更赞成第二种,要尽量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我们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我们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像古藤一样,同样需要攀附和依靠,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生命也许更加精彩。

  四、写作(40分)

  略


​中考语文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推荐:

1.2016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2.2016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2016年语文中考文言文训练题

4.2016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5.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