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中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高分“五要”

时间: 文桦2 中考作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五要”。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1、标题要抢眼

  首先进入读者视线的是标题,标题具有穿透力,会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效果。标题就像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眼睛,那么我们的作文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好的标题能达到或概括文章内容,或指明写作对象,或表明文章行文线索,或点明文章主旨等效果。

  如何让标题枪眼呢?拟定文章标题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①引用名句法,如《众里寻他千百度》,就引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②巧用修辞法,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就运用了巧用修辞法,以“阳光”比喻暖人的关爱,形象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③套用歌词法,如《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就是由歌词“对面的女孩走过来”演化而来,别有一番情趣。④借用俗语法,如新闻《新官上任三盆水》就化用了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显得别出心裁;⑤制造悬念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标题采用设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2、开头要响亮

  文章的开头响亮,出语惊人,能一下子扣住读者的心,使评卷者耐心细致地阅读文章。常见的开头技巧有:①巧妙设问,吸引读者。如冰心的《观舞记》,开头设问,不仅吸引读者,还统领全篇,定下了赞美的感情基调。②开门见山,亮明观点。如吴晗的《谈骨气》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给读者产生一个主旨鲜明的好印象。③联想回忆,巧妙叙述。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57年前那个特殊的日子,表明是对往事的回忆。④巧用修辞。展示文采。如勃兰兑斯《人生》开头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引入论题。⑤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如《变色龙》的开头:“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俄国亚历山大三世黑暗统治的特殊背景之中。⑥广泛引用,突出主题。臧克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引用闻一多本人的话开头,突出了主题,开启下文。

  3、结尾要意味深长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结尾,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主旨更加鲜明,能起到画龙点眼的效果,给人回味无穷的美感。文章结尾常见的方法有:①首尾呼应,凸显主旨。如严春友的《敬畏生命》的结尾:“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照应了标题,深化了主旨。②言为心声,呼唤号召。例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结尾:“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总结全文,号召我们青年一代应具有格物致知精神。③巧妙发问,引入深思。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结尾,巧妙发问,耐人寻味。④引用佳句⑻多姿多彩。如冰心的《谈生命》的结尾:“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深含哲理,引人深思,韵味无穷。⑤抒情议论,气势非凡。如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的结尾:“我景仰那些……创造更多的奇迹!”就是用抒情的方式深化主旨。⑥景物烘托,情景合一。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借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4、内容要充实

  做到了前面三点仍然不够,文章内容才是关键。新课标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内容充实,不能泛泛而谈,空话连篇,应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熟悉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怀”。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能以情感人。如果一说助人为乐,就写自己送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让座;一谈到友情,就写同学转校了、搬家了;一提到奉献就写老师晚上为我们批改作业,必定不能打动评卷教师,读来令人生厌,很难得高分。关于助人为乐也好,关于友情也好,关于奉献也好,这类的事情时刻都在我们身边的发生,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有求新的愿望,总会捕捉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真善美的事情才会打动人,使评卷教师产生心灵的共鸣,任何编造的故事、虚构的情节,读来味同嚼蜡,让人生烦。当然要想内容上吸引人,还应坚持课外阅读,注重平时素材积累等。如收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代趋向、社会矛盾、世界局势、社会改革等热点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

  5、书写要规范

  作文书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展示文章内容的载体。“龙飞凤舞”让人难以辨认,内容再好,也难以得到评卷老师肯定。俗话说:“字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错别字连篇,前后“箭头”无数,“横杆”相连,是对评卷老师不尊重的表现,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你是一个文字功底很差的人。试想,这种印象一旦产生,作文还能得高分吗?相反,字迹工整,卷面清洁,读来让人赏心悦目,评卷老师会对你慷慨大方。此外,标点符号也不容忽视,有些同学在作文中没有标点符号或“一逗到底”、“一顿到底”,让阅卷老师读来很疲劳,难以平心静气地读你的文章,他们会因此对你的文章大打折扣!

2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