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如何仿写环境片段
一. 景物片段仿写的内涵
所谓仿写,最根本的要求是——照葫芦画瓢,写出来的景物,要与原文的景物描写的“形”与“神”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写出来的景物文笔优美,却不得分,绝大多数是违背了“仿写”这一基本法则,变成了自己的“独创”。
二.景物仿写的必须遵守的法则
(一)与原文,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或者同类的思想感情。原文写景,目的是渲染悲凉的气氛,仿写出来的景物,也必须渲染悲凉的气氛。原文写景,目的是表达压抑痛苦之情,仿文写景,可以表达失落思念之情——二者表达的具体情感不一致,但都属于借景抒情,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情感。那么,我们仿写的景物,到底表达与原文相同的思想感情,还是同类的思想感情呢?,这取决于命题的要求。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触景生情——见到某种具体的景象,也生出同样的情感来,请仿写一例。(必须表达相同的思想感情)再如: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天性。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仿写一例,写出触动你的景,生出何种情。(仿写出来的景物,表达的是某种情感即可,不必和原文相同。)
(二)与原文,采用相同的写作方法。1.原文借景抒情,仿文必须借景抒情;2.原文借物喻人,仿文必须借物喻人;3.原文借物咏怀,仿文必须借物咏怀;4.原文托物言志,仿文必须托物言志;5.原文渲染气氛,仿文必须渲染气氛;6.原文为下文做铺垫,仿文必须为下文做铺垫;7.原文运用侧面烘托,仿文必须运用侧面烘托;8.原文暗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方向,仿文必须暗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方向;9.原文借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背景、环境,仿文也必须与之保持高度一致。
(三)与原文,保持结构相同。段落结构有四种:一是并列式结构;二是总分式结构,三是分总式结构,四是总分总式结构。仿写出来的段落结构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同时,这样的段落重点在写景,写景部分的结构,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
夏季的周庄,时不时就会飘下一阵小雨。这里的雨,好似一个调皮而好奇的小女孩,走过芬芳的花园,驻足几分钟,穿过呢喃的水巷,顾盼一小会儿,扯着婆娑的烟柳,咯咯笑两声......雨一过,便云远,天青,阳艳。若是你看见雨中奔跑的人,那必是不解风情的远方游客了。雨中,总有一把把碎花小伞,时而绽放,时而收起,为烟雨朦胧中的周庄,平添一份朴质、温暖、亲切的诗意,不经意间让人想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寂寥雨巷的丁香姑娘。如歌如画的雨意周庄,你的旖旎韵致,怎能不让我魂牵梦系,荡气回肠呢?
这一段,总体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前面写景,后面抒情,整个段落由两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分总结构。而前面的写景部分,先写雨,接着写雨中人,最后写雨中物——伞,是典型的并列结构。仿写出来的段落,总体上必须先写景,后抒情,构成分总结构,写景部分必须是并列结构。
(四)与原文,保持写作顺序一致。写作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大类,每一类又可分为较小的顺序。时间顺序分为: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从现在到过去。空间顺序分为:从甲地到乙地、从甲方位到乙方位、由近到远、由远及近等等。逻辑顺序又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概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实到虚等等。仿写出来的景物段落,总体顺序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具体顺序也要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这一段先写桃花杏花梨花——树话,接着写花下的蜜蜂蝴蝶,最后写地面上的野花,从上到中到下,显然是空间顺序。我们仿写出来的景物也要使用空间顺序,也要采用由上而下的具体顺序。
(五)与原文,详略比例保持一致。原文详写的内容,我们也详写,原文略写的内容,我们也略写。原文300字,命题要求我们写120字,仿写文和原文文字不相同,但详略比例必须保持一致。
(六)与原文,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我们仿写的段落,99%的语言都是生动形象细腻的语言,因此我们也要保持文采飞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修辞方法、联想想象、形容词和感情色彩的使用上,原文怎么用的,我们就怎么用。决不能人家阳春白雪,我们下里巴人;人家豪迈奔放,我们凄婉哀怨。
三.仿写景物片段的十种常见类型
(一)借景抒情:借助笔下之景,表达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有两种形式)
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只写景,将要抒发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借春花美景,抒发作者喜爱之情。
再如:夏季的周庄,时不时就会飘下一阵小雨。这里的雨,好似一个调皮而好奇的小女孩,走过芬芳的花园,驻足几分钟,穿过呢喃的水巷,顾盼一小会儿,扯着婆娑的烟柳,咯咯笑两声......雨一过,便云远,天青,阳艳。若是你看见雨中奔跑的人,那必是不解风情的远方游客了。雨中,总有一把把碎花小伞,时而绽放,时而收起,为烟雨朦胧中的周庄,平添一份朴质、温暖、亲切的诗意,不经意间让人想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寂寥雨巷的丁香姑娘。如歌如画的雨意周庄,你的旖旎韵致,怎能不让我魂牵梦系,荡气回肠呢?
写景之后,将要抒发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
(二)借物喻人:借助笔下景物,以景物的突出特征、特点,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生动塑造人物形象。(两种形式)
例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借力争上游、枝叶团结的白杨之景,暗喻接力抗争、万众一心的北方抗日军民。只写景物——所喻之人不出现。
再如:春天来了,门前的老槐树虽然早已虬枝嶙峋,但它依旧竭尽全力舒枝散叶。绿油油的叶子,层层叠叠,参差错落,为这寻常小院,送来一片清凉的绿荫。细碎的阳光,将斑驳的树影,在水泥地上写意得摇曳多姿,如诗如画。一串串的槐花,像和田白玉精雕细琢出来的艺术品,珠圆玉润,冰清玉洁,掩映在彩云一样的绿叶中。每逢这个时节,奶奶便颠着一双小脚,颤巍巍的爬上梯子,转眼间,便将这清新的花朵、悠远的花香连同满院的春景,做成香甜的槐花糕。
借无私奉献的老槐树,象征无私奉献的奶奶,借物喻人。既写景,又写人。
(三)借物咏怀:借助对笔下事物的描绘,大多独物成景,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感悟和认识。
例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先借物写景(一二句);然后采用议论(三四句),直接阐述自己的独特认识或感悟。
(四)托物言志:借助对笔下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和追求。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刻画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具体的追求不直接写出来,而是靠事物的特点来表现。第二种是先刻画事物,后非常具体的将自己的志向或人生追求揭示出来。
例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超《观沧海)
借助沧海滋养人间万物,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气象,表达自己胸怀天下,一统神州的宏伟志向——具体志向绝不说出来。
再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前面写景,后面写作者要表达的志向或追求。作者于谦借助笔下石灰千锤百炼的景象,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己志向或人生追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渲染气氛:借助笔下景物,渲染某种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乌云,从未这样厚过,厚得密不透风。天空,从未这样暗过,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夜晚,从未这样静过,静得让人艰于呼吸视听。这一刻,似乎一切都陷入了静止,一切都变得麻木。突然,一道扯天彻地的蓝光,一声震慑魂魄的惊雷,划过海城的夜空,灾难,在人们酣梦中,淬不及防的降临!
借助景物描写,渲染恐怖、诡异的气氛。
(六)侧面烘托:借助景物描写,采用正衬或反衬写法,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精神品质。
例如:晦暗的天空,在心底肆意涂抹着冷色,深秋的凄风苦雨,搅在一起,刺激着人的神经,拉紧了周身的肌肉。一条泥泞的小路,蜿蜒着消失在远处杂草荆棘丛生,砾石遍布的荒山里。
雷锋,将手中的伞递给这个两眼茫然不知所措的母亲,然后抱起孩子,裹紧雨衣,毅然走进迷蒙的风雨.....
借助凄冷的恶劣环境,突出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七)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以景物描写,为下文的某个情节的发生准备好必要条件。
例如:下午,天好像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变了脸:短短几分钟之内,浅灰色的乌云便弥漫了整个天空。暴怒的北风,拉着长哨,撕扯着僵硬的树枝,撞击着麻木的牌匾,仿佛要把阻挡它的一切摧毁,粉碎。高粱米大小的雪粒,接着风威,烟一样地席卷而来。
......
......
李娟,急匆匆地跟领导告了假,驾车直奔商店,她要赶在放学之前,将棉袄送给儿子。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下文李娟去商场买棉袄、给儿子送棉袄做铺垫的。
(八)暗示情节发展方向或人物命运:以景物的变化暗示故事情节将向那个方向发展,人物的命运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例如:东方,渐渐明晰的鱼肚白,透过无边的黑暗,一点点变亮,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正悄悄地越过远方深黛色的山脊,照过来。
这段景物描写,暗示着事件将向好的方向发展,人物的命运也将从失败痛苦挫折的低谷走向一帆风顺。
(九)映射社会:刻画景物,突出景物的某些特点,来映射当时的社会具有和景物相同的特点。
例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
这是《狂人日子》中的一段景物描写,作者借环境的黑暗、阴森、恐怖,来映射社会的黑暗、阴森、恐怖。
(十)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刻画某种景物,突出景物的某个特点,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环境等。
例如: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冒着水泡。
这是朱自清的散文《散步》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借助春天万物萌发、生机又现的景象,交代一家人外出散步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环境。
【注意事项】 以上十种类型,种类不同,写法不同。仿写之前一定要弄懂,所仿景物,属于哪种类型,如果类型弄错了,写得再好,也不会得分。
四.不同类型的景物仿写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阅读原文,确定仿写类型,明确作者借助景物要表达的具体思想感情。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原文的总体结构和局部结构。
第三步:阅读原文,确定原文的总体写作顺序以及不同部分采用的具体写作顺序。
第四步:阅读原文,确定原文的详略布局。
第五步:阅读原文,确定原文的语言表达风格或特点。
第六步:确定自己仿写的内容,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取典型素材,按照原文的类型、结构、顺序、详略和语言风格将仿写文章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