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中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

时间: 嘉欣2 中考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范文一

  阅读下面的村料,根椐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3×9=(27)4×9=(36)5×9=(45)6×9=(54)7×9=(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

  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在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所考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的写作训练形式。 材料作文,应该借助材料来提炼观点、生发话题,对于一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就会有不同的议论话题。通过对以上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我们要以生发出这样一些议论的话题:

  一是从自身的角度来分析。结合自身经历,记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表达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错误和优点这一主题。王杰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只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比别人强,那永远也不会进步。”这一段话是对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 二是从材料中那位小学教师的思维角度来分析。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表达应该如何打破思定势,进行求异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这是使你的认识达到新领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的途径。可以采用寓言、童话、访谈录等形式来表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管使用何种文体进行写作,都要做到角度独特、新颖,选材有鲜明个性、叙述具体生动且善于通过典型事例和具体细节打动人心。拟题力求简明、具体、新颖。

  满分佳作

  借你一双慧眼

  --关于“他人优点”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研究“他人优点”的性质

  【实验目的】探索“他人优点”分别与“忽视”溶液、“发现”溶液、“欣赏”溶液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优点,有的诚实守信,有的乐于助人,有的思维敏捷,有的沉着冷静,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妙笔生花┉┉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只看到他人的缺点,而忽视他人的优点。本实验将借你一双发现并欣赏别人优点的慧眼,使之一步步变得完美。 【实验用品】三支大试管、“他人优点”颗粒、“忽视”溶液、“发现”溶液、“欣赏”溶液。

  【实验步骤】

  1.江等质量的“他人优点”颗粒分别置于三支大试管中。

  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质量的三种溶液。

  【实验现象】

  1. 滴入“忽视”溶液的试管中反应缓慢,很久才生成一种普通的无色气体,溶液由红色变为黑色。“他人优点”颗粒又饱满变萎缩。

  2. 滴入“发现”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适中,生成一种稍带香味的气体和一种叫“完美”的固体,“他人优点”颗粒萌芽。 3. 滴入“欣赏”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快,生成一种由沁人心脾香味的气体,“他人优点”颗粒迅速长大,生成一种叫“成功”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

  忽视+他人优点=平凡+有害物质

  发现+他人优点=完美+无毒物质

  欣赏+他人优点=成功+香气

  【实验总结】由此可见,忽视他人的优点会使你变得平庸,发现他人的优点会使你更加美丽,欣赏他人的优点会使你走向你成功。

  【实验时间】20XX年6月21日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范文二

  广东省卷中考满分作文赏析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解读]

  今年的广东省中考(微博)作文沿袭以往的习惯,从半命题、全命题、自由拟题三种主打题型中选择半命题作文作为考查内容,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考生发现生活中令人回味与感悟的“特别”之处。从命题本身来看,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没有审题障碍,学生都有话可写。

  这个命题写作之前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审导语。导语作为作文文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有以下作用:(1)点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思路(3)创 设特定的写作情景;(4)提示选材范围;(5)指点行文布局(6)暗示主题。我认为这一段导语有两层意思:前半句对特别的解释点示了立意的角度,后半句提 示开拓写作思路。审题时要注意,前半句中“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提示了写作的落脚点和中心,后半句里的省略号表明写作时不必拘泥于罗列的内 容。第二步,审要求。四项要求分别对填题、文体、字数、个人信息等方面做出了要求和限制,考试时这些要求不可忽略。

  这个命题的填题也很关键。“把题目补充完整”很容易,但补充出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题目却很难。因为有导语,填题时可以跟着导语的提示走,但最好有自己的个性,以防填题撞车。另外,填题后一定要仔细读,不要填出一个不通顺或者不符合生活或者语言表达逻辑的题。

  [误区]

  主要审题误区有二:一是对“特别”一词理解不到位,把印象深刻、难忘、美好、令人感动、给人教育等与“与众不同、不普通”混淆,造成选材游离于主题,有套作的嫌疑。二是对“特别”的地方缺乏浓墨重彩的描写,只一笔带过,感觉生拉硬拽。

  [范文]

  特别的一朵花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题记

  一不小心看见了你,一不小心遇见了你,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你。老师,我什么时候还能小心地看看你?当年你拿着那朵特别的花,给了我一段特别的回忆。

  我还记得老师你拿着这朵花站在我对面的那天,那天的太阳是雨后的面庞,而我的脸上是下雨后的痕迹。那是一场失败的三模,我哭得不知所措去找你。那时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很茫然,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兽,在青春的迷宫中跌跌撞撞。

  你拿出那朵花。那是一朵金黄的雏菊,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的美丽。那一朵一朵的花瓣上,还沾有早晨顽皮的露水,不肯离去。它是那么的柔软,像个刚出生的婴儿,乖乖的躺在怀抱中,轻然入睡。金黄的细纹印在你的脸上,好似授予你的光辉的勋章,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你轻轻地安抚着我,替我擦着眼泪。“孩子,不怕,我还在呢。你看这朵花,去年的冬天它也遍体鳞伤,但是你看,它现在多漂亮啊,不回想那时的它,我都忘 了它当时的模样。”你轻轻地抚摸着它,笑着对我说。“你就像当时的它一样,身处在自己的冬天当中,但是亲爱的孩子,你忘了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你把这朵花轻轻地放入我的手里,说:“姑娘,这朵花送你了。切记,要好好地待它。老师相信,你的春天不远了。”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哭着把这朵花捧回家的。我一直把它放在家中最美丽的花瓶里,放置在阳光底下。它脸上的细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不远了。现在坐在中考考场的我,想着老师你的眼神,和你送我的那朵最特别的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相信,属于我的春天终于就要来了。老师,我会小心地回忆你,在我奔向春天的路上……

  [解读]

  淡淡的离别的忧伤,浓浓的感恩的情怀,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淌。这是一朵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美丽的金黄的雏菊,也许现在外形并不独特,但因为去 年的冬天它也曾遍体鳞伤,与“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就有了特别的意义。第二人称的使用,让情感抒发更为直接,更为浓郁。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解析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在众人翘首中,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揭晓了——《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一个乍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题目,但我相信考场中一定有很多考生提笔又放下:腹有千言,却无从说起。原因是什么呢?解析一下:

  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无疑是“尝试”;“不止一次”和“努力”分别限定了“尝试”的频次和状态;“我”则明确了主体和作文的人称。所谓“尝试”,就是面对不确定的情境,用试探的方式去追求一个既定的目标或结果。小到学步的幼儿迈开第一步时的战战兢兢,大到科学家们的无数惊天试验,莫不包含“尝试”。

  “尝试”分多种:有不经意间偶尔为之的,也有刻意努力为之的,不一而足;“尝试”的结果却无非两种:成功或失败。一举成功,当然是所有“尝试”的人都期望的,但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从这个意义上讲,“尝试”通常意味着受挫或失败。那么想要成功或者达成心愿的人,便不免需要“不止一次”地“尝试”,而且要“努力”“尝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目的意思,便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达成某个心愿,“我”锲而不舍、想方设法地进行两次以上的“尝试”。那么可以选择的立意,便不难得出:坚忍不拔、执着于信念、勇于从头再来等。以此为写作目的,可以从学习、生活、爱好、自然界等不同范畴选材。

  结构上,需要注意在起落、表里、今昔等维度上使事件的进程富于变化和起伏,免于平铺直叙。

  上面,是循常理。

  下面,我们说说用奇。

  没有人规定一举成功之后就不能精益求精了,所以这个题目并非只能写失败后的一次次重新爬起,在达成目标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再一次投入努力的“尝试”中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在考场,紧张的氛围可能使得考生们宁愿选择比较保守但稳妥的前一种情况,这个无可厚非;但如果平时练笔较多,有功底又有胆魄的考生,“尝试”一下后者或许会更受阅卷老师青睐。物以稀为贵,文以奇致胜嘛!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看了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还看:

1.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2.中考满分作文带评语范文

3.中考优秀作文好句欣赏

4.中考满分作文:我最欣赏的风

5.中考满分作文:我最欣赏那句话

6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