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重要性 >

关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时间: 嘉欣2 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在我高中二年级的家长会上,王安民教导主任说:"张建治学有方."从中学到大学,我一直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非常注重提高学习能力.这样不仅使我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为我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就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能够抓住各门学科机器每个章节知识的精神实质,即对每门学科及其每个章节的知识,都能够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而灵活地运用.俄罗斯的一位数学教授写到:"工程师在现代工程技术中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具有熟练的数学知识,二不仅限于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运算,更需要他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和定律,这就使得他必须掌握数学概念和定律的精神实质."这段话不仅指出了数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作用,还概括除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其实他指出的要掌握知识精神实质的学习方法,对任何学科都是适用的.

  我在大学二年级末,高等数学采用开卷考试方式,答卷时间为一天.我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答完了.向老师交卷时,请教师审阅我的答卷.老师说我不看你的答卷,你把试卷上每道题的出题意图说说就可以了.我对答卷上的每道题检查什么知识,考核什么能力,逐一做了回答.教师笑着说,你把我的出题意图全都看明白了,你的答卷我不用看了.

  二,会抓紧时间并能高效地利用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宝贵的.因此,抓紧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就必然成为学习方法的必要内容.要能高效地利用时间,应做到三点:第一是加强计划性,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人们在事事有目的,时时有计划时,时间利用率是高的.第二是合理地支配时间,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应该分配给每个学科多少时间;二是在哪段时间里安排什么学习活动.第三是不论在哪段时间里,安排什么学习活动,都必须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地投入进去,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预期的目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刀锋利后会提高砍柴的效率.我在大学时每周有学习计划,每周日的晚上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各科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经验教训,制定措施和下周计划.计划制定,必须切实可行,另外要是努力实现计划.

  在大学学习期间,可以说五分钟的时间我都没有浪费过.早晨起床后先看几个外语单词,在洗漱和早饭时进行默背,把1――30数的平方数和1――20数的立方数背的非常熟练,为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压缩运算时间.

  我把各科一时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一个小本上,装在上衣口袋内,利用排队吃饭时间,利用学校开大会之前的时间,利用外出乘车时间,翻阅思考这些问题.有时突然就想明白了,从认识论上说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作家把这种事情叫做"灵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思考,就会产生"灵感".

  三,在日常的各种学习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分析总结,综合概括的能力,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人才的必备能力.不论什么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我们应该有意识低锻炼这些能力.

  大学时,老师不推导的公式我推导,老师不证明的定理我证明.在<电工学>中有一个戴维南定理,我从定理的引出,定理的证明,定理的运用,作了系统的整理.并形成了完整的资料.在<无线电专业数学>中,有梯度,散度,旋度三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因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而且需要比较雄厚的数学基础,课本上没有,课堂上也没做.我在深入学习时,用了大量的时间,将三个公式全部推导出来.在<电磁场理论基础>中,有一章讲的真空中和介质中的静电场,学完后我将真空中和介质中静电场的所有概念,定理,计算公式等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全部归纳到一张联系图上.主讲老师对我的这张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至今我还珍藏着这个资料.它记录我投入的精力,体现了我的学习精神和综合概括能力.

  我在电务段当了十八年领导干部,我把"领导"两个字的含义概括为四句话:"掌握情况,给予指导,解决问题,施加压力."这在任何书本上和所有字典里是查找不到的.

  一位数学老师要求我们理工科的学生也应该能够写一手好文章.他说华罗庚是数学家,而且文章写得也很好.我联想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茅以升不仅要把桥梁设计成坚固的交通设施,还要把桥梁设计成精美的艺术品.茅以升还写了许多赞美桥梁的文章和诗,毛泽东主席说茅以升不仅是科学家,而且是文学家.

  四,要善于总结,善于提高.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总结,加深理解;对学习能力要善于总结,促进提高;对学习方法要善于总结正反面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不断总结,不断认识,即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过程.所以说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是善于提高的人.印度有个谚语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谚语说什么人是不可挽救的人,回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摔跤的人,是不可挽救的人.

  我没有学习铁路信号专业课就大学毕业了,更没有学过如何当技术干部和领导干部.但是我不仅能胜任技术干部工作,也能胜任领导干部工作,并且成了沈局知名的信号专业高级工程师.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校期间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二是在工作实践中,我善于总结,善于提高.

  近几年来电务段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工员和科室主任工作汇报会.会前我们给他们写<工作总结指导意见>,目的是帮助他们提高总结工作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工作方法,领导艺术.

  学习过程中的环节

  1. 听课和记笔记

  听好课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及高效利用实践的第一关.如果这一关丢了,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补救的.

  (1)人们第一次接触某种事物的反应是最灵敏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听课就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知识,听课时学生接受的知识,应该是反应最灵敏,记忆最深刻的.

  我在学高等数学中的偏导数时,赵萌全老师讲课的表情,在黑板上花的图形,讲的偏倒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至今我还是记忆犹新的.我在课堂上听讲时,老师的每一句话我都不能漏掉.导师在讲到某一个定理在某种情况下的表达方式时,我很快想到,如果是在另外一种情况下,该定理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什么样?课间休息时我去问老师,老师说你提的问题正式下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在课堂上听懂了知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忘记的.理解了的知识,运用是自如的.从反面教训来看,我们一些学习被动的同学,其被动的重要原因是听课这一关他丢了.在课堂上他没有听懂,课后不能立即完成作业,不得不反复看书,请教同学或老师后方能完成作业,为此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原来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新的作业又布置下来,包袱越背越沉重.他们只能晚睡早起,在头脑昏昏沉沉的状态去听课,精力不充沛听课效果能好吗?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学习效果并不好转,不得不进入学习的恶性循环.

  (2)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主要来自听课.听讲所得到的知识,往往是在书本上得不到的.老师备课时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要考虑教材组织,讲授方法.老师在讲解某一个概念或定理时,总要从学生的即有知识引出新知识,作到深入浅出,重点难点突出,并说明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没有或少有,就是学生记笔记都很难全部记录下来,全靠认真听讲和理解.我自己的感觉是听讲造成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的多.

  另外,还应该懂得,任何一本书不可能把作者的全部知识写进去.作为老师来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具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要从老师身上多学到知识,多学到本领,上课听讲是重要的一关.

  (3)作好听,想,记,提高听课质量

  聚精会神而不呆板,聚精会神是听好课的必要条件.它不仅保证无遗漏地接受课堂上讲的全部内容,而且为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呆板就是只听不想,不思考老师讲的内容.呆板地听课,即使是勉强听懂了,印象也不深刻,更不理解.呆板听课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现.要取得听课效果,必须养成全神贯注听讲的习惯.听讲时遇到某一个问题,或老师讲的某一个细节没有听明白,应立即在笔记上标出,暂时放弃等课后处理,继续往下听课,切不可因为一个细节问题影响大局,耽误了整体.

  积极思维,在课堂上听和想是不可分开的,听是前提,是接受;想是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思维是学习的核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罔"就是不理解的意思.积极思维即使理解老师讲的概念,定理,分析方法,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认真听课即使听和想的紧密结合.

  全面记录,所谓全面记录就是学生的听课笔记,不仅要记录老师讲的主要内容,还要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点,特别是对疑点要明显标出,为下一步复习和深入理解打下基础.课堂笔记决不是抄录老师的板书.课堂笔记不十分追求字迹工整,不要追求形式,而是要记录全面而完整.

  归纳起来,听,想,记三者是紧密结合的,听是第一位的,想是第二位的,记则服从听和想,能记多少记多少,决不可因为记而影响了听和想.听,想,记三者自然地融合为一体,听课就获得最佳效果.

  2. 复习和练习

  1. 及时性和阶段性相结合

  及时性就是课后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刚听完课就复习,记忆清楚,印象深刻,反应灵敏,思路活跃,思考问题全面,不仅能提高复习的质量,还会缩短复习用的时间,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但是不要把复习和完整作业对立起来,完成作业与复习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可以先复习后完成作业,有时也可以先完成作业再复习,这应由当时的条件而定.重要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防止顾此失彼.特别是在先完成作业时,决不是能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了.

  阶段性就是在学完一章或一篇之后的复习.阶段性复习是在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复习.其目标是总结提高,其内容应更加丰富.因为这是在作了大量的习题,看了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知识有了加深理解之后进行的.阶段复习应有单独的记录,主要记录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及运用技巧,二不是充抄课本和课堂笔记,没有深刻的领会,简单地抄录的作用是不大的.

  2. 笔记和教材相结合

  复习时要先看笔记,后看书,要以笔记为主.笔记记录的是接受知识的过程.通过看书是把课堂上遗留的问题搞明白,祈祷教材与笔记互相补充的作用.在有能力地条件下,还可以多看写参考资料,对扩大视野,加深理解,提要运用能力是很有作用的.

  3. 完成作业与增加练习相结合

  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的前提下,适量多作一些更难更复杂的习题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只满足完成作业.对理工科课程来说,作习题是培养分析运用能力,锻炼技巧,加深理解的必要过程,也可以说是理论练习实际的过程.

  在我的一本数学参考书中,讲完了积分法后,作者写到:"对于积分运算,基本方法就是这些,但是针对某一道题用哪种方法最好,只有读者作了大量的习题之后才能得出."针对每一道题,都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定理,方法,以最简便的方式求解,这就是解题技巧.

  要掌握解题技巧,要做到三点:一对概念,定理,公式有较深刻的理解;二需要作过足够量的习题;三是作过的习题要分析,针对某一道题其解法一般不是唯一的.要能用多种方法求解,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只做题不分析,是很难取得解题技巧的.

  有较高水平的老师,他所出的考题,不仅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测试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及运用能力,即测试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是综合能力.

  3. 复习和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l 发扬深入转研,防止浅尝辄止.

  在复习和作习题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明白的新问题,这是深入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是进步的表现.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之有疑,有疑者须较之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提不出问题是学习不深入的表现.产生的新问题,要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实在无力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应力求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可能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弄不明白的问题决不能轻易放弃研究,放弃了就是浅尝辄止;放弃了就失去了深入转研,提高学习能力的机会.

  在<电信网络>课中,有个有源四端网的传输特性公式,课本上和课堂上都没有推导,我自己推导.但所得的结果与老师讲的不一样,我认为自己的推导过程没有任何错误,不得不请教老师.我先后请教了辅导老师和主讲老师,他们都解释不了.最后去问系主任,系主任听了我提的问题,非常高兴地说不深入研究的人是提不出这样的问题的.然后讲了通过什么样的变换就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明白,也没有好意思再问,就按系主任指点的方向,终于把两个公式统一起来.我对这个公式的记忆和理解比其它同学深刻得多.

  l 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循序渐进,按古人的解释为:"未得其前,则不能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能志此彼."现代人的解释是:按照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力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要求人们注重基础,由易到难,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违背了认识的规律则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也是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形成了"温故知新"的道理.孔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在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期,对主要学科的阶段复习笔记,反复阅读,仔细推敲,每次都有日新月异的感觉,每次都能看出原来结论的不尽人意之处,于是写成补充内容,附在原来的笔记上,此时心情格外愉快.这些资料至今完好保存,它记录了我深入学习的过程.

  1,考试

  (1)考试的作用.

  考试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考试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检查的作用:检查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运用能力;二是推动作用:通过考前复习和考后总结,增加学习的紧迫感.推动对学习效果及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懂得了考试的作用,就应该明白了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的成绩.

  (2)考试的指导思想

  考试的指导思想: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争取考好,不怕考坏,把考试当作新里程碑的起点.考试取得好成绩当然是好事,如果考试失败了,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能暴露问题,促进改进提高.如果因为考试成绩好,而骄傲自满,还不如考坏的后果好.古代哲学家老子讲:"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说的是事物的转化.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不仅承认事物的转化,更强调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通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是坏事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可以使好事向更好的方面转化.对于考试的结果,正确态度是:考好了,不骄傲,总结经验,乘胜前进;考坏了,不气馁,吸取教训,勇往直前.

  (3)答卷时的注意事项

  现在各类考卷的普遍特点是题量很大,主要内容是检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是固定要有部分难题,没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就无法区分考生的层次.对升学考试成绩来说,一分之差,甚至是半分之差,就可能造成录取或落榜的后果.因为相差一分,半分的人数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几十人或几百人,所以答题时必须是每分必争,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l 审题要仔细全面,对已知条件审查不全,会给自己造成难题,审查不细,会造成所答非所问,丢掉了全题分数.

  l 答题的顺序是先易后难.不要在某一个占分数不大的小题上,耗费大量的时间.

  l 要书写迅速,运算准确,争取更多的时间

  l 复查要从审题开始,对复查时发现的问题修改要慎重,防止把原来答对的,又改错了.这种教训在许多人身上都发生过.

  l 全神贯注地答卷.保证作一步对一步,遇到不会的题不要紧张,更不要胡思乱想,失去信心.要精神不紧张,大脑不僵化,做到反应敏锐,思路灵活,这是至关重要的.

  (4)考后总结

  考试力争好成绩是固然重要的,但是从提高的角度看,考后总结更为重要.针对考试结果和答卷中发生的问题,分析知识的掌握深度和运用能力,找出具体的不足之处,分析产生原因,制定对策.同事也要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这就是"扬长避短".另外,也要研究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取长补短".即善于"扬长避短",又善于"取长补短"的人是进步最块的人.考后的总结应形成书面资料.

  2,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与老师的双向交流,也需要与同学的多向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更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争辩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我上学的时候,不仅原意与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探讨问题,也非常欢迎学习比较差的同学向我请教.要想让不明白的同学明白,我自己必须特别明白.通过给同学从各角度的分析,讲解,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我给同学答疑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对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

  "名师出高徒".前几年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勋23人,其中有11人是一个老师的学生.他就是历史上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怡其说:"何谓大学,非高楼大厦也,而是有名师也."学生上学的时候,不管老师是不是名师,在当时的情况下,老师总是比学生高明.我在学业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我非常感激教过我的老师们.我是非常原意向老师求教的.其实老师也很欢迎学生提问题.一位外语老师说过,通过你给我提的问题,我就知道你们知识掌握的程度.我发现老师在答疑的过程中,经常讲一些课堂上不讲的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是十分难得的.如果不向教师求教,这些知识是很难得到的.老师传授知识有两个渠道,一是课堂讲课,二是课下答疑.老师通过知识关键内容的点拨,能够启发学生深入学习.这第二渠道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一定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好.我从第二渠道得到的收获太多了,知识叙述文字较多,不再举例了.

  学习方法总结

  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两个要点:一是刻苦认真;二是方法得当.第一点是学习精神,第二点是学习技巧,两点缺一不可.但是,刻苦认真的精神是前提,没有刻苦认真的精神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我概括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是:认真的精神,善于学习,讲的也是这两点.数学家华罗庚在自我总结时写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其实,不论是学习还是从业,道理都是一样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进学解>中写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告诫人们,事业的兴旺在于勤奋,事业的荒废在于懒惰;行为的成功在于思考,行为的失败在于随意.韩愈的这两句话,自中学起就写在我笔记本的首页上,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学习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谈论学习方法时,有人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则强调听讲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学科,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理科的学习方法重在理解,文科的学习方法重在熟练.对主要学科和次要学科的学习方法更是不同的,因为对主要学科和次要学科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应该是相等的.针对某个人,针对某个学科,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只有自己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种学习活动的实践中,要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完善学习方法.马克思注意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是因为他不是教条,他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看了关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还看:

1.好的学习方法重要性

2.关于学习方法重要性的名言

3.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在工作中学习的重要性

5.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