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字过年作文
今天是除夕大家都忙着准备年夜饭。我家也不例外,当老爸正准备处理鱼的时候,我脑内灵光一闪,不如—————让老爸教我做鱼。
春节嘛,大家都在忙就,我一个没事干,那多难为情,我也要帮帮大家嘛。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给老爸。老爸听后,说:“好啊,那你要做什么呢?”我想了想,我喜欢吃水煮鱼,老爸正好要做鱼,就做水煮鱼吧。“老爸咱们做水煮鱼吧。”“行。”老爸简洁的答道。
说做就做。我先让老爸帮我把鱼处理好,之后我来切。起初切得一篇薄一片厚的,之后老爸看见了,说我切得方法不对。要切成蝴蝶型,也就是一刀下去先不切断,到第二刀下去再切断。厚0。5厘米就好了。很快,我切好了,之后把鱼平展在案板上。再把鱼头切成两半备用。之后把鱼头,鱼尾,鱼骨放在一个碗里,切好的鱼肉放在一个碗里,分别加入3克盐,一个蛋清,15毫升料酒,15克生淀粉。
之后,我和老爸开始制作五香油。在锅中倒入100毫升油,15克花椒,15克麻椒,八角,小茴香,桂皮,肉蔻,香叶,中小火加热十分钟。十分钟后,转小火,在放入一些干辣椒继续加热3—5分钟。待辣椒变得微微焦糊捞出所有香料。
五香油做好后,就开始煮鱼咯!先在锅中少许油,放入5个干辣椒炒香锅底,放入黄豆芽,加盐炒熟,放入容器底部。然后锅中加水烧开,烧开后,先把腌好的鱼头、鱼骨、鱼尾汆烫煮开,盛出后放在豆芽上面,再放入鱼片汆烫变色后取出,放在鱼骨上面,再在鱼肉上面撒上一部分干辣椒,把余下的花椒和麻椒,放在之前煮好的五香油里,油温8成热的时候再加入一些的干辣椒,油开煮滚后,用漏勺隔着,把热油淋在鱼肉上。这样,水煮鱼就做好了。
水煮鱼做好后也到了吃饭的时间。吃饭时,吃着自己做的水煮鱼,感觉比以往更加香甜。
750字过年作文篇2
百节年为首 ,民以食为天,年的味道必定是美食的味道。大年三十,我和父母早早地来到奶奶家,为过年做准备。大人们分工明确:打扫屋子、贴福字和春联、备菜……我们小孩子则穿梭于各个房间,嬉笑打闹。随着一声“噼里啪啦”,屋子里顿时充满了香味,我们被香味吸引,双脚也似乎被那香味勾住。来到厨房,看着一个个裹上金色外衣的小面团从锅里,被捞到盘中,我的心立马兴奋起来。我用脏兮兮的小手挑了个稍大的丸子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响,一股热气在嘴里散发,香气四溢。谁能抵挡住这美味香甜,不一会儿,盘子里的丸子便消失大半。没等中午开饭,我们这些孩子早已吃饱,心满意足地离开厨房。午饭是炸货荟萃:丸子、藕合、带鱼、湖虾……酥脆的外皮裹着嫩滑的肉,唇齿留香。
夜幕降临,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亮起了灯。除夕夜,我们围坐在桌前,品尝着鸡鸭鱼肉,诉说着这一年的酸甜苦辣,这一刻,家才有了家的味道。然而,再丰盛的菜肴,也抵不过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吃完年夜饭,大人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打扫“战场”,取而代之的是面团和馅。一大块面团在三四双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个个可爱又美味的饺子。我也会拿着面团学着母亲的样子,煞有介事地包饺子,然而成品却是瘫坐着,“垂头丧气”地根本站不起来。奶奶会挑一个饺子,在里面放入硬币,谁吃到这个“幸运”饺子,便寓意着来年会有好运气。
大年初一,饺子会在鞭炮声中下锅,第一盘饺子是要放在供桌上,让祖先吃的。我眼巴巴地看着这一个个“小白船”从锅底漂上来,静静地躺在盘子里。饺子配上翡翠色的腊八蒜,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都是幸福的醇厚。奶奶说,初一的饺子是不能全部吃光的,得留一两个,意味着新的一年有余粮。我的心思全部放到了那个有硬币的饺子中,为了吃到它,会多吃几碗。直到大伯发出一声惊呼,把硬币放到桌上,我才遗憾地放下手中的筷子,摸摸圆圆的肚子,暗自期待明年初一的到来。
750字过年作文篇3
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素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自古以前,中国就有不计其数的传统节日。春节也不例外,现在春节虽已远去,可那过年的声音,过年的味道,还时常萦绕在脑际。不管何时,想起春节,总会有些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十六日,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那刻,我已成功到达老家。
老家有句俗话:“二十七、二十八,贴门花。”所以第二天,我们便去贴门联了。
大伯母不知是怎的,贴对联从来不用胶带,而是古老的方法,整整熬了一大锅像玉米粥一样的家伙,听伯母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浆糊”。不过,这家伙果真是名不虚传,往墙上和对联上均匀一抹,再把对联拍上墙去,这就算风再大,也吹不下来了。
老家还有句俗话:“二九,吃肉。”所以没到二十九日,老家的巷子里便充满了卖肉的人。老家的肉纯天然好吃,所以卖肉的行家虽多,但个个生意不错。但最好不过的就是我们这些晚辈们,光大伯亲戚就有好几个,随便进哪一家,就会被热情款待一番。
大年三十白天没什么可玩的,于是表姐就提议,斗扑克。五个人围着一个被倒放的大铁盆,就可以开始进行真实又激烈的“纸上谈兵”了。但老天未必太天妒英才了。那时我的运气实在不佳。斗了几盘,我就败了几盘。真是太“幸运”了。
大年初一是最累的一天。早上,我们要五点多的时候就起床,然后赶紧穿衣,接着再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大人还不忘放上长长的一卷爆竹。等饭吃完了,我们也就完全睡醒了。于是,我和表哥、表姐们赶紧去奶奶家,恭贺新春。但给爷爷奶奶贺岁,首先就是拜年。拜年可麻烦了,先不说每一步必须的礼节姿势,就是光论站站、跪跪、磕磕就得十三下,奶奶心疼我们,就让我们每个人磕一下,便可拿着红包走了。但是过了奶奶这一关,剩下的还有很多关。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除了睡觉,剩下的最多时间就是在去某某家的路上,奔波不停。哎!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如给我三天时间。”
春节的记忆,可以说是“劳逸结合”或“逸中藏累”吧!
750字过年作文篇4
大年初一,我们一起床就穿上了新衣新鞋,因为今天就是过年了,我又大一岁,很高兴。
吃完早餐,我们就踏上了拜年的路上了,我们首先去了把弟弟带大的阿姨家,妈妈整天笑话弟弟,说是回娘家。弟弟很喜欢这个阿姨,胜过爷爷奶奶,弟弟1岁开始带到上小学一年级,所以一早起来弟弟就说要先去阿姨家,我们见到阿姨,就和阿娣说:“七妹姨,新年快乐,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不知道不觉阿姨也老了,以前觉得阿姨很高大,现在背也有点驼了。希望她永远健康快乐!阿姨见到我们很高兴,赶紧把我们迎进家里,并倒茶拿年货给我们吃。然后给我和弟弟每有一个红包。
接着,我们去了叔公太家,叔公太已经七十多岁了,是我们家族里最老的一个长辈了,也是最有学识的老人家,毛笔字写得很好,爸爸妈妈都很尊重和佩服他,让我和弟弟多和叔公太学习。我们见到叔公太就说:“叔公太新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叔公太一看到我们笑呵呵地说:“祝静静和弟弟学业进步,快高长大。”进到屋里,大人们谈天说地,小孩子就到处乱窜,玩得可高兴。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叔公太也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红包。
年初二,外嫁女回娘家。我们一早6点就回外婆家了。去到外婆家还赶上吃早餐了,路上畅顺。在外婆家也是到处去拜年,去外婆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玩烟火。吃完晚饭,搬出一大箱的烟火,舅舅要放烟花了,“嘣,嘣,嘣!”美丽的烟花像在天空的“仙花”,翩翩起舞,又像个女孩的笑脸,有红的,黄的,粉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还有手玩的水光棒!它像星星一样闪呀闪的把它甩甩会更美。每年舅舅都是这样把我们几个小孩哄得很开心,每次回外婆家都是我和弟弟觉得最开心的事,我们喜欢外婆家,那里太多好玩的东西了。
春节,我们过得很开心,因为我吃了很多好吃的,还能收到好多红包!
750字过年作文篇5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750字过年作文篇6
“过年啦!过年啦!”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了。每年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现在老一辈的人们一提起到,就觉得好玩。
曾经小学的时候有听说过有关过年的成语,儿歌的。什么年年有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富贵安康,吉祥如意。还有对联,如我家贴的一幅对联:富贵财生财,平安福中福。小学时,还读过有关过年的说法: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其中,我们家乡也跟着说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家乡过年,还有一些别的,比如说:包饺子,在饺子里放钱,看谁吃到的钱多,谁今年运气就会滚滚来。去年,我吃的钱数排第二哦!第一的是我的弟弟。贴春联,是我们家乡必不可少的,听爷爷说:“只有家里的人死了三年以上的才能贴。”每年,我们就会贴上新的春联,我们这些孩子,经常在嘴边念到着,准备在拜年时派上用场。守岁就是在农历除夕晚上不睡觉,直到天亮。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拜年,在新年里向人们祝贺,这其中也少不了红包了。可惜,红包所得的钱大部分我们都会上交给父母。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我还听过一些过年的传说。传说中,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无恶不作,每到山下乡亲们过年时,它都会来捣乱。后来有一次,年兽听见一声响,立马,撒腿就跑。没过几天,它又来捣乱,见到一户人家门上贴的一副红春联,吓得又跑回了深山。后来,人们才知道年兽怕火,怕响声,怕红色。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对联的故事。说:曾经有位皇帝,要每户人家都要在家门上贴一个福字,没贴福字的人都要砍头。他的皇后是一位善良的人,一听到皇上的命令就立马告诉了天下。有一位人家,一家人都不识字,他们把福字给贴反了。皇上查询来看到后问道:“为何把福字贴反。”皇后急中生智说道:“他们的意思是福已经到了。”
750字过年作文篇7
纷飞的雪花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过去的种种,崭新的20_正在向我们挥手,3、2、1,新年的脚步在倒计时中姗姗来迟了。空中斑斓的盛开的烟花,一次又一次绽放着美丽,五彩的烟花是在预示着20_么?是在预示着20_中,我们的日子也会如烟花般多姿多彩么?太多的憧憬,太多的遐想浮现在我脑中,莫名的兴奋在心中涌动。
过去的20_,虽说不是特别的有滋有味,但细细回想起来,还是如此的令人回味无穷。酸、甜、苦、辣,各样的滋味都在20_里尝到了;挫折、伤痛、曲折,各样的磨难我也一一克服了。过去的日子,带给我的更多的则是迷恋。对于这崭新的一年,我更是抱有无限的期待,期待着20_的辉煌,期待着20_的璀璨。过去的始终将成为过去,过去的20_早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年才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又将在这未来崭新的一年里开始自己新的旅程
冬天的寒冽早在初春的暖阳中消消逝了;那清一色的白色中已然是大片的缤纷色彩,无不洋溢着勃勃生机;那秃树上的一片绿叶不仅仅是代表着生命,更是希望,更是一个新的端点;草地上的一抹绿也是20_这新一年的见证!
我凝望着这深蓝色的天空,如此的深邃,就如这崭新的20_,其间会有多少事情发生谁也无法预料,在这新的篇章的,我们又会谱写一段怎样的乐曲呢?我仰望蓝天,眼前浮现着新年为我们打开的新的道路,我们将在不断的惊喜中大步迈向人生的辉煌!
在这新的一年中,我将倍加努力,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我,让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有新的突破。全都是崭新的哇!还有许多许多的崭新的篇章等着我去翻开。我要在这新的一年中弥补自己从前的遗憾,让自己在今年中活得多姿多彩!
750字过年作文篇8
【年:让亲人团聚,让温暖传递】
所有传统节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成为我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贴春联 穿新衣 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忆中的新年,是从祖辈大扫除开始的。爷爷奶奶用扫帚、掸子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并在门上贴上春联、大大的“福”字,这就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小时候,村里没有便利的网上购物,平时若想穿一件新衣服,要么去裁缝店做,要么去城区百货商场购买。所以,能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大喜事!每到过年,妈妈总会给我置办一身新衣服,但在大年初一之前,我只能每天去看一眼、摸一下新衣服,天天数着日子,期待着把它穿上身。
舌尖上的美味 把酒话新年
快过年时,爷爷就会拿出家里蒸糕的一套工具。村上会蒸糕手艺的人并不多,所以,邻居们都会请爷爷帮忙制作。就这样,爷爷一蒸笼一蒸笼地做着糕点,而我就蹲在灶前生火,看着美味的糕点出笼,开心得不得了!如今,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一到过年,爷爷还是会蒸糕,这个仪式从未改变。
除夕之夜,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奶奶烧的家常美味。大人们斟点小酒,话一年来的人和事,小孩子给大人们一一拜年,说上吉祥话,送上祝福语,拿到压岁钱。这幸福温馨的场面不禁让人感慨:在外拼搏再辛苦,这一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守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仪式。当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都点燃爆竹,用这种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包含着大家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烟花声、爆竹声,不消不散,犹如昨日之声,让我久久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如今,我们不需要苦苦等到新年到来之际,才实现这些物质上的愿望。我们可以每天都穿新衣,每天都吃美味的菜肴,但是已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期待与兴奋。
新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背井离乡的人们回归故里,陪着父母、陪着长辈,点燃家的温度。于我而言,新年是传承。我们不仅仅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富足。生活需要仪式感,新年更需要仪式感,只有让后辈从小在这种仪式感中成长,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