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绥(suí)靖 褶(zhě)皱 差(cāi)使 天衣无缝(fèng)
B.翩(piān)然 寒噤(jìn) 伧(cāng)俗 惟妙惟肖(xiāo)
C.提(dī)防 蹒(pán)跚 疟(yào)子 气息奄奄
D.诘(jié)问 藩(fān)篱 荒谬(miù) 重峦(lán)叠嶂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他发现自己买的是件“水货”衬衣,很是生气,于是就叫出租车回去了。
C.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
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D.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8分)
⑴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 。(《大道之行也》)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是: , 。
(6)汉乐府《长歌行》中点明主题,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年时代的诗句是: , 。
6.本册书我们在综合性学习中学到了许多有关战争、爱、桥以及莲的诗句,现在就请你任选两句写在下面。(2分)
7.名著阅读(6分)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他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自己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他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他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1)、以上文字选自著名作家 的小说《 》。(2分)
(2)、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是意气风发的,可后来他却变得萎靡不振,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是哪些大事导致了他这么大的变化。(2分)
(3)、请以选文中的语言为例,简析这部小说的一个语言特点。(2分)
二、古诗鉴赏(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请赏析一下颈联。(2分)
9、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10、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念无与为乐者 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 相与步于中庭
12.翻译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写出甲乙两文的时间、景色与情感。(3分)
四、说明文阅读(12分)
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作者张田勘)
【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15.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16.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4分)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1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60字以内)(4分)
18.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五、记叙文阅读(16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9.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20.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21.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描写有何作用?)(2分)
22.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23.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分)
六、作文:下面两个文题,任选一个(50分)
文题一: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文题二:让我________________的一句话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自豪”、“流泪”、“感动”等,使标题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