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卷试题(2)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试题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傲 乍 疆 颠 (4分,每字1分)
2.(1)雌兔眼迷离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千里共婵娟 (4)见贤思齐焉 (5)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分,每句1分,如出现漏字、添字或错别字,该句不给分。)
3.(1)扛 (2)国都 (3)渐渐 (4)同样 (4分,每字1分)
4.(6分)
(1)D(2分)
(2)①李逵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分,每处1分) ②示例一:李逵在戴宗和宋江被押赴刑场时,率先挥板斧劫法场救人。示例二:初识宋江时,李逵为让宋江喝上鲜鱼汤而与张顺争斗,险些丧命。(2分,意思符合即可)
5.(6分)
(1)①“五水共治” ②治污水摆在第一位 ③示例一:只要社会各界人士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就能形成“五水共治”的破竹之势,再现江南水乡的碧水蓝天;示例二: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宁一定会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生态、宜居。(3分,每处1分,意思符合即可)
(2)①“各位同学”顶格写。 ②义卖活动的时间不明确,应指明,如“下午1:30”。③把“请务必到达”改为“请积极参与”。 (3分,每处1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8分)
6.经过:老胡嘲笑指挥刘民是外地的、掂勺的,引起众人大笑。
结果:刘民被气走,众人议论纷纷,责备老胡,老胡却不以为然。(4分,每处2分,意思符合即可)
7.示例一:选A项,理由:“似笑非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胡当时像笑又不笑的神态,表现了老胡对指挥刘民真实身份的怀疑,并想试探刘民是否是音乐专业出身的心理。
示例二:选B项,理由:“一本正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胡当时态度严肃,面容端庄,郑重其事的样子。“一本正经”一词带有讽刺意味,表现了老胡内心深处对指挥刘民的鄙夷。(4分,明确选项1分,阐述理由结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成理3分)
8.(4分)不同,文中众人是被老胡模仿掂勺动作的滑稽模样而逗笑的,并没有恶意;而《变色龙》中人们的“笑”则是对赫留金的嘲讽,是幸灾乐祸,反映了人们的麻木冷漠。(4分,明确不同1分,阐述理由结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成理3分)
9.(6分)按层级给分:
第一层级:0分:只从原文摘录老太太的话,既没有结合选文,也没有思维展开,不具备思维含量。
示例:老太太说老胡对刘民的态度不是团结不团结的事。
第二层级:1-2分:结合选文中老胡与刘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阐述“团结”的含义,思维浅显。
示例一:在排练过程中,老胡嘲笑指挥刘民的动作像掂勺的,刘民被老胡气走了,老太太委婉地批评老胡说话太不客气,伤了刘民的自尊。
示例二:社区演唱排练,本来就是大家一起玩,老胡这样嘲笑人是不对的,但刘民这样走了也不对,因为排练还没有结束,大家都还想好好练习呢。
第三层级:3-4分:结合选文中老胡对刘民的称呼变化的词语分析,答案涉及如何正确对待外地人,认同外地人。
示例:在排练过程中,老胡称呼指挥刘民为“外地的”、“刘老师”、“掂勺的”,从老胡对刘民称呼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老胡看不起外地人,看不起刘民的工作。老太太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老胡歧视外地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第四层级:5-6分:结合选文对老胡和刘民两人的描写,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答案全面,涉及外地人的身份认同、精神世界以及作者的人文关怀。
示例:文中的老胡思想上存在地域排斥与歧视,看不起外地人,认为人就要分为三六九等,一个外地来的开饭店的不可能跟音乐沾边,所以他对刘民极尽嘲讽、打击。刘民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作为一个外来务工者,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这个城市,面对老胡的嘲笑,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作者借助文中老太太的话语,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外地人的态度存在偏差,缺少对他们身份的认同、人格的尊重,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15分)
10.李云龙流泪是因为觉得自己输了比赛,内心懊丧,承受不了失败。安德烈流泪是因为担心对手,看到对手哭而感到难过。(4分,意思符合即可)
11.C(3分)
12.(8分)按层级给分:
第一层级:0分:答案完全没有结合材料内容,胡乱瞎写的。
第二层级:1-2分:阐述智力培养的重要性或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只有观点或阐述的得1分;既有观点又有阐述的得2分。示例:①要想成为人才,必须重视智力培养。智力培养本来就是一条极为辛苦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自然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有得必有失,没有付出的代价何谈成功的价值。②要想成为人才,身心健康最重要。拥有健康身心的人,更容易保持乐观,而乐观正是培养积极生活态度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三层级:3-5分:阐述培养智力、关注身心健康并重,不可偏废。只有观点或阐述的得3分;既有观点又有阐述的得5分。示例:一个人要成才既要注重智力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健康的身心。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学习勤奋踏实,而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做到劳逸结合,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四层级:6-8分:阐述培养智力、注重身心健康与塑造人格三者同等重要。只有观点或阐述的得6分;既有观点又有阐述的,且阐述充分深刻得8分。示例:①一个人要成才,除了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塑造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一个孩子如果只追求学习成绩,只会享用父母为他创造的一切,对他人自私冷漠,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②孩子的成长往往要经历残酷的竞争,背负父母过高的期望。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在这时,与其悲伤流泪,抱怨对抗,还不如根据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厚积薄发,永不放弃,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实践。勇于尝试一些困难的、冒险的,但却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且行且成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三、古诗文阅读
(一)(5分)
13. 海棠 红杏(2分,每处1分)
14. “且教桃李闹春风”的“闹”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吐艳的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安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3分,联系诗句语言,分析诗人不同的情感,意思符合即可)
(二)(19分)
15.丁 壮 者 死 / 老 病 童 儿 皆 上 城 / 牢 守 而 不 下 / 楚 王 大 怒。(3分,每处1分)
16. B(3分)
17.(1)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2)过了一年,这个老人无缘无故失明了。(4分,每句2分)
18.①不屈不挠、无所畏惧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福祸相依) ③ “尊尊亲亲”、“举贤尚功”不同的人才观(或:不同理念、策略;或:能从开头细微的迹象预见到事物发展的结果)(3分,每处1分)
19.(6分)
(1) “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反衬出他们父子二人因为失明而保全性命。(2分,第一问1分,作用1分)
(2)原因:鲁国周公提出“尊尊亲亲”,采取以德治为主的治国方略,讲究伦理主义,它的优点是可以凭借亲戚、血缘关系维系统治,形成基本稳定的局面。但统治者太过“伦理”,则自己的统治权力将被大大削弱;齐国太公提出“举贤尚功”,采取“唯才是举”的治国策略,这种人才治国的国策优点是,利用贤才的能力,推动国家机器前进,国家一定会变得很强大。但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样的功臣在具备一定实力之后,一定会尾大不掉,必定对国君的统治形成威胁,谋杀国君的野心家也就在所难免地会出现了。
启示:治理国家,选拔人才时要“举贤尚功”兼“尊尊亲亲”,也就是要做到“德才兼备”, 不可有失偏颇。(4分,原因2分,启示2分,意思符合即可)
四、作文(60分)
写作满分为60分,最后得分为评分(一)得分(满分10分)与评分(二)得分(满分50分)相加之和。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初三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考试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