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初三语文期末试题(2)
初三语文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一、1.略 2.略
3.(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
5.B 6.C 7.略
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 2.c 3.D 4.B 5.A 6.B 7.D
(二)l_亲身、亲自常只拜访
2.(1)于(2)之
3.(1)诸葛亮(2)一言不发(3)诸葛亮庞统
4.(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 (2)虽遭挫折但却雄 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5.略
6.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
(三)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三、略
(4)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思想或行为恶劣。
(5)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6)三顾茅庐
(7)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二、(一)1.原先称于勒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对人称的变化可看出她嫌贫爱富和自私冷酷。
2.“我”的“父亲”的“希望”是盼发了财的弟弟回来,给他带来财富。父母对待于勒的基本态度上没什么不同。
3.出发时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说话了”。
4.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快活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沮丧的心情。
5.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6.表明我此时复杂感情:对父母的不满、困惑,对叔叔的同情。
(二)1.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
2.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3.在学习(吸收或消化)前人的知识(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或:借鉴前人的知识)
4.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拘泥于古人(或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
5.C 6.A 7.略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初三语文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考试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