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试题

时间: 如英2 初三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试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偃旗息鼓(yǎn) 芜杂(wú) 英俊(yīng)

  B.运筹帷幄(yùn) 伟业(wěi) 愚蠢(yú)

  C.扑朔迷离(shuò) 倩影(qiàn) 翕动(xī)

  D.觥筹交错(guāng) 巉岩(chān) 搭讪(s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 潜滋暗长 不屑置辨

  B.溃退 惟妙惟肖 举一反三

  C.潮讯 莫名其妙 德高望重

  D.谦逊 为富不人 重峦叠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在困难面前,我们如果能够从容乐观地看待生活,就能心安理得地鼓起勇气战胜困难。

  B.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C.四周万籁俱寂,一瞬间,一只鱼鹰的身影画着优美的曲线,掠过水面。

  D.我对这小小

  的生灵肃然起敬,同时又生出几分惭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幕的当天,荆门“中国农谷”屈家岭核心区和荆门城区的市民们通过电视分别收看了开幕式的盛况。

  B.新华社发出载人航天即将升空后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C.眼下,花样迭出的新款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贴身伴侣,用来彰显个人品位。

  D.“美尔雅”牌西服,无论在款式、质量,还是包装上,都可堪称全国一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9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

  、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里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

  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粉碎,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无时无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数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字,比方某些物种的数量及分布,使我们对于生态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数学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题目。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和解释,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6.下列生态美学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7.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的人与万物同具有道性或神性的万物生成的思想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B.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

  基础

  C.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美学还要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生态学和美学不曾涉及的领域

  B.万物荣人悦,万物衰人哀,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C.传统美学与西文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

  D.生态美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科学实验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的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美学关注人与万物的共生,所以,反对改造与征服自然,主张善待万物,反对善待自我

  B.生态美学将以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态学,生态学与美学的发展将有赖于生态美学的发展

  C.生态美学研究的深入将有利于发扬光大人类早期哲学、宗教典籍中万物生成的古老思想

  D.生态美学将建立一个万物和谐共存、主体和客体并存、思维与感性并存、艺术与真理并存的世界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2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

  【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节选)

  10.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1.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9分)

  四、(13分)

  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分)

  ▲

  ②请你对这首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3分)

  ▲

  15.填空。(4分)(只需选做四题)

  ①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这两句诗 ▲   ,

  ▲ 。

  ②诗歌描绘景物,凝练深刻,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 。

  ③宴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 , ▲ 。

  ④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志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 ▲ 。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到梦回营阵的诗句是: ▲ , ▲ 。

  ⑥李清照在《醉花阴》里写出由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而忧愁而至消瘦的诗句是: ▲ ,

  ▲ 。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

  无人之境

  洛英

  ①山花在恣意开放时,并不曾想过让谁去欣赏自己,即便是蜂儿蝶儿鸟儿,也全然不在它的视线之内。山花的开放,只是生命自然的尽情的释放和展示,释放给蓝天白云,展示给日月星辰。

  ②溪流在叮咚歌唱时,并不曾奢望过谁的赞美,也不曾奢望过谁的应和,它只是要把一腔的清澈和湿润留给青春的草地和青春的田野。那是寂寞中明净如云的歌唱,那是生命中一次又一次超脱的远航。

  ③落叶在悄然飘逝时,并没有悲伤也没有彷徨,像一场倾情的舞蹈,全然不顾周围的风声雨声,也全然不顾寒风已至霜雪将来的凛冽。它的渴望就是要把满怀的痴情凝于最后一舞,如同是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演出。

  ④它们拥有天地间最美的风采,那就是如同出入无人之境一样的倾心和专注。

  ⑤把一切荣辱抛在身后,把一切欲望抛在身后,把一切患得患失的顾虑抛在身后,把一切私心杂念抛在身后,就是走进了一个无人之境的世界。这世界就是你内心拥有的天堂,就是一个被你的情操和品德打磨得晶莹剔透的世界,一个可以让你变得出神入化灵魂如翼而自由飞翔的世界。

  ⑥无人之境的境界,就是投入全部身心的境界,就是不被他人左右的境界,就是成就人生丰满生命的境界。对于一个人而言,这种境界就是人生的旗帜,就是不懈的追求中独辟幽径的智慧,这智慧能使人删繁就简而丰硕在握。

  ⑦当我们抱怨机遇的不公时,当我们抱怨命运的不济时,当我们心灰意冷唉声叹气时,我们是否思索过人生的选择?我们是否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我们是否太专心于对机巧的运用?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受到了别人太多的影响,甚至被别人的意识捆住了手脚,或是太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而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或者是坠入了深渊,继而丧失了自我,丧失了对事业的那份专注之情呢?

  ⑧人生的脱颖而出,需要个性的舞台。人生的成功,需要全部身心的投入。排除一切干扰,挣脱一切羁绊,就能变得超脱,就能登临生命的高度。

  ⑨一朵山花的美丽,一条溪流的追求,一片落叶的潇洒,对于我们就是出入无人之境的启示。有了山花落叶流水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片独自驰骋的天地,你就会拥有青山绿水一样的生命。那就是你绰然的风姿,那就是你惊世骇俗的魅力。

  16.文章前三段描写了山花、溪流和落叶,有什么作用?(4分)

  ▲

  17.结合全文,“无人之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含义?(3分)

  ▲

  18.概括归纳第⑦段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分)

  ▲

  19.最后一段中“有了山花落叶流水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片独自驰骋的天地,你就会拥有

  青山绿水一样的生命。那就是你绰然的风姿,那就是你惊世骇俗的魅力。”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

  六、(11分)

  20.请依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3分)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 ; ▲ ; ▲ 。

  21.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一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继“凡客体”、“淘宝体”等之后盛行于网络,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对于这些网络语言,有人肯定,有人批评。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理由陈述不超过30字。(4分)

  ▲ 。

  22.下面三则材料的标题各有特点,请参照示例,对(二)、(三)则材料进行探究,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拟文章标题的哪些方法。(4分)

  (一)奶奶你在哪?

  “你们是从北川过来的么?”“你们认识王庆芳吗?”这天上午,在重庆医科大学读书的吴花芳在西南医院急切地向灾区伤员打听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她北川高中同学邓军的奶奶,震后邓军即与奶奶失去了联系。“听说北川过来的这批伤员分布在全市9个医院,最远的在涪陵。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奶奶,然后去照顾她。”吴花芳眼睛湿湿地说。

  (二)“妈,别哭,你还有我”

  七岁女孩王雨看见不时流泪的妈妈,小小年纪的她掩饰着脸上的伤悲,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别哭,你还有我呢。”其实,小王雨内心的伤痛不亚于任何人,她的孪生妹妹因地震而离去,她偷偷哭过好多次,但在父母面前,她明白,必须坚强,她是父母唯一的支柱。

  (三)特殊的“请战书”

  重庆大坪医院抗灾指挥部收到了几封特殊的“请战书”。交“请战书”的正是在大坪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他们申请出院,就是想为灾

  区的伤员让出床位,而他们中有的刚进行手术不久……他们的行动让全体医务人员十分感动。

  示例:从材料(一)中我懂得了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拟标题。

  (1)材料(二):

  ▲ 。

  (2)材料(三):

  ▲ 。

  七、(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童谣的旋律在回荡。在长辈的哼唱声中,在小伙伴的嬉戏声中,童谣伴随着我们

  一路走来……请以“童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文中不得透露个人和学

  校信息);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47186